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拼音
xióng qì táng táng guàn dǒu niú,shì jiāng zhí jié bào jūn chóu。
zhǎn chú wán è hái chē jià,bù wèn dēng tán wàn hù hóu。
注释
- 雄气堂堂:形容豪迈雄壮的气概。
- 贯斗牛:气势直冲北斗星与牵牛星,喻指志向高远。
- 直节:正直的节操。
- 君仇:指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的国耻。
- 顽恶:指金兵侵略者。
- 还车驾:迎回被掳的宋朝皇帝。
- 登坛万户侯:指高官厚禄(“登坛”指拜将,“万户侯”为爵位)。
译文
豪迈的气概直冲云霄,誓言以正直的节操报效国家之仇。
誓要斩杀金兵侵略者,迎回被掳的皇帝,不求拜将封侯的功名。
背景
- 此诗约作于岳飞抗金期间(1130年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金兵占据中原。
- 岳飞借题寺壁抒怀,表明抗金决心,拒绝以功名为私利,一心只为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
- 与《满江红》的豪情呼应,但更侧重表达对朝廷的忠诚与对个人名利的淡泊。
赏析
- 情感表达:
- 豪情壮志:首句“雄气堂堂”以磅礴气势开篇,展现岳飞誓死抗敌的决心。
- 家国情怀:“报君仇”“还车驾”直指收复山河、恢复皇权的核心目标。
- 淡泊名利:末句“不问万户侯”凸显岳飞以国家大义为先的崇高品格。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四句诗浓缩了抗金目标、个人志向与价值追求。
- 意象宏大:用“贯斗牛”比喻气魄,以“斩顽恶”象征抗争行动。
- 对比强烈:个人功名与家国大义的取舍形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借代:“车驾”代指宋徽宗、宋钦宗;“万户侯”代指高官厚禄。
- 直抒胸臆:全诗无委婉之态,直击主题,符合岳飞刚烈性格。
评价
- 后世赞誉:
- 明代田汝成评:“岳武穆诗气吞胡虏,此诗可见其志。”
- 近代梁启超称:“不以功名为念,唯以复仇雪耻为心,非大丈夫不能为此言。”
- 争议点:
- 有学者质疑“还车驾”是否现实(南宋无力北伐),但普遍认可其精神价值。
- 与《满江红》相比,此诗更显理性克制,体现岳飞作为将领的政治清醒。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