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拼音
wèn yú hé yì qī bì shān ,
xiào ér bú dá xīn zì xián 。
táo huā liú shuǐ yǎo rán qù ,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
注释
- 碧山:指湖北安陆的白兆山,李白曾隐居于此
- 窅(yǎo)然:深远幽静的样子
- 别有天地:另有一番境界
- 非人间:不同于尘俗世界
译文
若问我为何隐居碧山,
我笑而不答心境悠然。
桃花随流水幽幽远去,
这里另有一番天地,仿佛不在人间。
背景
- 创作时间:约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初隐安陆时期
- 历史背景:
- 盛唐时期隐逸风气盛行
- 道教思想在社会广泛传播
- 个人境况:
-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首次隐居
- 与许氏夫人结婚,暂居安陆
赏析
- 艺术特色:
- 问答体设置:以问句开篇,制造悬念
- 留白手法:”笑而不答”引发读者想象
- 意象运用:桃花流水构建世外桃源意境
- 思想内涵:
- 体现道家出世思想
- 表现诗人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
- 反映盛唐文人隐逸风尚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明白如话
- 四句转合自然,浑然天成
评价
- 明代钟惺《唐诗归》:”不答之答,意境最深。”
-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二十字有无限意味。”
- 现代学者评价:”李白隐逸诗的代表作,体现其早期诗歌风格。”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