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诗榜
用户封面
郁达夫-诗榜
郁达夫民国时期诗人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作品总排名
题材分类按照创作题材分类
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作品以大胆的自我暴露、感伤的情调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913年,他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留学期间,他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品,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创造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力量。

1922年,郁达夫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曾主编《创造季刊》《洪水》等刊物。他的小说《沉沦》(1921年)以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感伤的情调轰动文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此后,他又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迷羊》等作品,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1930年代,郁达夫的思想逐渐左倾,参与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赴前线慰问将士,并写下大量鼓舞抗战的散文和诗歌。1938年,他应新加坡《星洲日报》之邀,赴南洋从事抗日宣传,主编《星洲日报》副刊,发表了大量抗战文章。1945年日本投降后,郁达夫在印尼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仅49岁。

在小说创作方面,郁达夫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流派。代表作《沉沦》通过留日学生的苦闷生活,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春风沉醉的晚上》以细腻笔触描绘了知识分子的贫困生活;《迷羊》等作品则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散文创作上,郁达夫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故都的秋》将古典意境与现代白话完美结合;《钓台的春昼》等名篇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些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诗歌方面,郁达夫的旧体诗造诣颇深。《乱离杂诗》等作品既继承了古典传统,又融入了现代情感。此外,他还从事文学翻译和批评工作,为现代文学理论建设作出贡献。

  1. 茅盾:郁达夫的作品,是中国新文学中第一次最真实地表现了现代青年的苦闷。
  2. 郭沫若:郁达夫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勇猛的闯将”。
  3. 鲁迅:他的作品虽有颓废倾向,但才华横溢,情感真挚。
  4. 夏志清: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个人色彩的作家之一。
  5. 郑振铎:他的文字直抵人心,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自由。
  6. 钱杏邨:郁达夫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叙传”小说传统。
  7. 王瑶:郁达夫的创作将抒情与叙事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8. 司马长风: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勇于暴露自我的作家。
  9. 李欧梵:郁达夫的作品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精神困境。
  10. 温儒敏:他的文学创作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又有现实主义的深度。
诗榜指南诗赛指南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