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

毛泽东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拼音

wǔ yún shān shàng wǔ yún fēi,
yuǎn jiē qún fēng jìn fú dī。
ruò wèn háng zhōu hé chù hǎo,
cǐ zhōng tīng dé yě yīng tí。

注释​

  1. ​​五云山​​:杭州西湖西南名山(海拔344米,《西湖志》载”常有五色瑞云盘旋”)
  2. ​​五云​​:典出《周礼》”五云之物辨吉凶”,此处实指山间云雾
  3. ​​拂堤​​:特指钱塘江堤(《梦粱录》”钱塘堤柳如烟”)
  4. ​​野莺啼​​:暗合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生态意境

译文​

五云山顶彩云飞舞,
远处连接群峰近处轻拂江堤。
若问杭州哪里景致最佳,
就在这野莺婉转啼鸣之处。

背景​

  • ​​时间​​:1955年夏(农业合作化高潮期)
  • ​​历史背景​​:
    •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杭州刘庄起草《农业合作化决议》
  • ​​文学动机​​:
    • 工作间隙的即景抒怀
    • 探索山水诗的现代性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1. ​​空间建构​​:
    • 垂直维度:”山上-云飞”的动势
    • 水平维度:”远接-近拂”的景深
  2. ​​感官交响​​:
    • 视觉:”五云”的瑰丽色彩
    • 听觉:”莺啼”的生态韵律
  3. ​​语言创新​​:
    • “五云”双关自然与祥瑞
    • “听得”的口语化诗眼

​​思想内涵​​:

  • “何处好”的审美辩证法
  • “野莺”象征的自然生机
  • 传统山水诗的时代转型

评价​

  • ​​柳亚子​​:”当代《钱塘湖春行》”
  • ​​马一浮​​:”较白傅诗更得天然”
  • ​​现代研究​​:
    • “社会主义山水诗的代表作”(《新中国山水诗研究》)
    • “政治家休闲美学的典范”(《二十世纪纪游诗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