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拼音
hè hè shǐ zǔ,wú huá zhào zào;
zhòu yǎn sì mián,yuè é hé hào。
cōng míng ruì zhì,guāng pī xiá huāng;
jiàn cǐ wěi yè,xióng lì dōng fāng。
shì biàn cāng sāng,zhōng gèng cuō diē;
yuè shù qiān nián,qiáng lín miè dé。
liú tái bù shǒu,sān hán wéi xū;
liáo hǎi yàn jì,hàn jiān hé duō。
yǐ dì shì dí,dí yù qǐ zú;
rén zhí chī shéng,wǒ wéi nú rǔ。
yì wéi wǒ zǔ,mìng shì zhī yīng;
zhuō lù fèn zhàn,qū yǔ yǐ níng。
qǐ qí miáo yì,bù wǔ rú sī;
yāng yāng dà guó,ràng qí lún xū。
dōng děng bù cái,jiàn jù jù fèn;
wàn lǐ qí qū,wèi guó xiào mìng。
pín nián kǔ dòu,bèi lì xiǎn yí;
xiōng nú wèi miè,hé yǐ jiā wéi。
gè dǎng gè jiè,tuán jié jiān gù;
bù lùn jūn mín,bù fēn pín fù。
mín zú zhèn xiàn,jiù guó liáng fāng;
sì wàn wàn zhòng,jiān jué dǐ kàng。
mín zhǔ gòng hé,gǎi gé nèi zhèng;
yì zhào yī xīn,zhàn zé bì shèng。
huán wǒ hé shān,wèi wǒ guó quán;
cǐ wù cǐ zhì,yǒng shǐ wù xuān。
jīng wǔ zhěng jūn,zhāo gào liè zǔ;
shí jiàn lín zhī,huáng tiān hòu tǔ。
注释
- 赫赫始祖:指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其”生而神灵”)
- 胄衍祀绵:血脉延续,祭祀不断(《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涿鹿奋战:黄帝战蚩尤典故(《山海经》”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
- 匈奴未灭:化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永矢勿谖:典出《诗经》”独寐寤言,永矢弗谖”,意为永远铭记
译文
显赫的始祖黄帝,开创我华夏文明;
子孙繁衍祭祀绵长,山岳巍峨江河浩荡。
您智慧超群,光芒远播边疆;
建立丰功伟业,使中国雄立东方。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中途历经挫折;
跨越数千年后,强邻背弃道义。
琉球台湾失守,朝鲜化为废墟;
辽东华北地区,汉奸何其众多!
割地讨好敌人,岂能满足其贪欲;
他人手持鞭绳,我们沦为奴仆受辱。
可敬的始祖,您是盖世英雄;
涿鹿奋战,平定天下。
难道您的后代,竟如此怯懦;
让泱泱大国,沦丧至此?
我们虽无大才,但已奋起抗争;
跋涉万里险途,誓死为国效力。
连年艰苦斗争,历经无数艰险;
敌寇未灭,何以为家?
各党派各阶层,团结坚如磐石;
不分军民,不论贫富。
民族统一战线,实为救国良策;
四万万同胞,坚决抵抗到底。
实行民主共和,改革内政弊端;
亿万人民同心,战则必胜无疑。
收复祖国河山,捍卫国家主权;
此心此志,永志不忘。
整军经武,昭告列祖列宗;
天地为鉴,神明共睹。
背景
- 时间:1937年4月5日(国共共祭黄帝陵)
- 历史背景: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
- 第二次国共合作酝酿期
- 文学动机:
- 唤起民族抗战意志
- 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赏析
艺术特色:
- 结构恢弘:
- 从”赫赫始祖”到”皇天后土”的史诗架构
- 七段式布局象征北斗七星
- 语言力量:
-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的排比气势
- “剑屦俱奋”等军事语汇的凝重感
- 意象系统:
- 历史意象:”涿鹿奋战”的民族记忆
- 现实意象:”四万万众”的抗战力量
思想内涵:
- “永矢勿谖”的历史传承意识
- “亿兆一心”的全民抗战理念
- 传统祭文的政治化转型
评价
- 蒋介石:”当代《出师表》”(1937年日记)
- 范文澜:”抗战文学的黄钟大吕”
- 现代研究:
- “民族主义诗学的巅峰之作”(《抗战文学研究》)
- “四言诗复兴的标志性文本”(《二十世纪旧体诗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