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豫剧《花打朝》

老舍

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
打朝潮笑谑,挂帅奋风雷。
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炼材。
长安春日夜,鼓板绽红梅。

拼音

dà zhòng xǐ yán kāi,luò yáng jīn fèng lái。
dǎ cháo cháo xiào xuè,guà shuài fèn fēng léi。
gē wǔ quán néng shǒu,bēi huān bǎi liàn cái。
cháng ān chūn rì yè,gǔ bǎn zhàn hóng méi。

注释​

  1. ​​花打朝​​:豫剧经典剧目(取材《隋唐演义》程咬金夫人故事)
  2. ​​金凤​​:喻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洛阳日报》”金凤鸣豫苑”)
  3. ​​打朝​​:剧中”程七奶奶打朝”经典桥段(《豫剧志》载)
  4. ​​绽红梅​​:双关戏曲高潮与梅派艺术(《中国戏曲志》”板鼓红梅”指精彩演出)

译文​

观众欢笑开怀,
洛阳名角马金凤登台。
“打朝”桥段引发满堂喝彩,
“挂帅”唱段如风雷激荡。
能歌善舞的全才演员,
悲喜交集的百炼戏文。
长安春夜剧场里,
鼓板声中艺术如红梅绽放。

背景​

  • ​​时间​​:1963年春(老舍调研西北文艺期间)
  • ​​历史背景​​:
    • 传统戏曲推陈出新运动
    • 豫剧《花打朝》全国巡演
  • ​​文学动机​​:
    • 记录戏曲改革成果
    • 探索旧体诗表现舞台艺术

赏析​

​​艺术特色​​:

  1. ​​舞台叙事​​:
    • 空间:”观众-演员-鼓板”的剧场维度
    • 时间:”春日夜”的沉浸式体验
  2. ​​戏曲语汇​​:
    • “打朝/挂帅”的程式化动作
    • “鼓板红梅”的视听通感
  3. ​​语言创新​​:
    • “笑谑”活化喜剧表演
    • “绽”字动态呈现艺术高潮

​​思想内涵​​:

  • 对戏曲改革的肯定
  • “百炼材”的艺术追求
  • 传统节庆的现代演绎

评价​

  • ​​田汉​​:”戏曲题咏的当代范本”
  • ​​马金凤​​:”比戏更传神的诗评”
  • ​​现代研究​​:
    • “剧场美学的诗意重构”(《新中国戏曲诗歌研究》)
    • “老舍戏剧观的诗化呈现”(《老舍文艺评论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