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行 过澄海三大桥

老舍

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
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
人民智慧虹为路,堤岸光辉月入沟。
寒食秧田千顷碧,飞花满县冠山游。

拼音

xī cóng chéng hǎi dào shàn tóu,yě shuǐ huāng shā lǚ kè chóu。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zhēng yuè jìn,wàn jiā yí shí duàn zhōng liú。
rén mín zhì huì hóng wéi lù,dī àn guāng huī yuè rù gōu。
hán shí yāng tián qiān qǐng bì,fēi huā mǎn xiàn guān shān yóu。

注释​

  1. ​​澄海三大桥​​:指1958年建成的外砂、莲阳、东里三座大桥(《汕头地方志》载)
  2. ​​跃进​​:双关”大跃进”运动与桥梁飞跃之态(《尚书》”予决九川,距四海”)
  3. ​​虹为路​​:化用《诗经》”蝃蝀在东”的彩虹意象
  4. ​​月入沟​​:反用李白”床前明月光”,喻堤岸照明系统
  5. ​​冠山​​:澄海名胜(《潮州府志》”冠山环翠”)

译文​

昔日从澄海到汕头,
荒沙野水令旅人发愁。
如今万众一心建桥跃进,
千家协力移石截断激流。
人民智慧化虹为路,
堤岸灯火使月光黯然。
寒食节秧田千顷碧绿,
飞花时节畅游冠山全县。

背景​

  • ​​时间​​:1962年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历史背景​​:
    • 大跃进后期基建成就
    • 潮汕地区水利工程竣工
  • ​​文学动机​​:
    • 歌颂集体建设力量
    • 探索旧体诗表现现代工程

赏析​

​​艺术特色​​:

  1. ​​时空对照​​:
    • 时间轴:”昔愁”与”今辉”的强烈对比
    • 空间层:”野沙-虹路-秧田-冠山”的立体构图
  2. ​​意象创新​​:
    • “虹为路”赋予桥梁神话色彩
    • “月入沟”重构传统月光意象
  3. ​​语言策略​​:
    • “众志/万家”的集体叙事
    • “碧/飞”的色彩动态平衡

​​思想内涵​​:

  • 对人民力量的礼赞
  • “寒食碧田”的民生关怀
  • 传统节令的现代诠释

评价​

  • ​​茅盾​​:”社会主义建设的诗史”
  • ​​赵树理​​:”比《龙须沟》更见豪情”
  • ​​现代研究​​:
    • “桥梁意象的现代化转型”(《新中国诗歌意象研究》)
    • “老舍旧体诗的史诗性突破”(《二十世纪旧体诗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