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小诗 参观闵行新城

老舍

闵行平地起新城,广厦千间一夜成。
雨露三年花四面,双双紫燕闹春晴。
十年未作沪江游,十里洋场一笔勾。
劳动人民干净土,桃花今日识风流。

拼音

mǐn háng píng dì qǐ xīn chéng,
guǎng shà qiān jiān yī yè chéng。
yǔ lù sān nián huā sì miàn,
shuāng shuāng zǐ yàn nào chūn qíng。

shí nián wèi zuò hù jiāng yóu,
shí lǐ yáng chǎng yī bǐ gōu。
láo dòng rén mín gān jìng tǔ,
táo huā jīn rì shí fēng liú。

注释​

  1. ​​闵行新城​​:上海首个卫星城(1959年始建,《上海城市规划志》载)
  2. ​​一夜成​​: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典,喻建设神速
  3. ​​十里洋场​​:旧上海租界(《淞沪漫谈》”十里洋场,万国建筑”)
  4. ​​干净土​​:化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意象
  5. ​​桃花风流​​:反用杜甫”轻薄桃花逐水流”,赋新意

译文​

闵行平地崛起新城,
千栋高楼仿佛一夜建成。
三年雨露滋润百花环绕,
成对紫燕在晴空欢鸣。

十年未到黄浦江畔,
旧日洋场已彻底改观。
这是劳动人民的净土,
连桃花也懂得新时代的风采。

背景​

  • ​​时间​​:1963年春(上海闵行工业区建成后)
  • ​​历史背景​​:
    • 大跃进后经济调整期
    • 新中国城市建设成就
  • ​​文学动机​​:
    •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
    • 探索旧体诗表现新生活

赏析​

​​艺术特色​​:

  1. ​​时空对照​​:
    • “一夜成”与”三年雨露”的时间张力
    • “洋场”与”干净土”的空间革命
  2. ​​意象创新​​:
    • “紫燕闹春”替代传统”王谢堂前燕”
    • “桃花风流”赋予植物政治人格
  3. ​​语言策略​​:
    • “一笔勾”的果断笔触
    • “识”字活化自然物象

​​思想内涵​​:

  • “广厦千间”的民生理想
  • “干净土”的政治隐喻
  • 传统意象的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

  • ​​茅盾​​:”旧瓶新酒的典范”
  • ​​赵树理​​:”比《龙须沟》更见诗心”
  • ​​现代研究​​:
    • “城市书写的诗学突破”(《新中国城市文学研究》)
    • “老舍旧体诗的现代性标杆”(《二十世纪旧体诗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