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拼音

dà jiāng gē bà diào tóu dōng,
suì mì qún kē jì shì qióng。
miàn bì shí nián tú pò bì,
nán chóu dǎo hǎi yì yīng xióng。

注释​

  1. ​​大江歌罢​​:典出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喻豪情壮志
  2. ​​邃密群科​​:深入研究各种学科(《后汉书》”邃密群言”)
  3. ​​面壁十年​​:达摩面壁典故(《景德传灯录》),此处指潜心修学
  4. ​​破壁​​:用”画龙点睛”典故(《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事)
  5. ​​蹈海​​:鲁仲连义不帝秦典(《史记》”彼即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译文​

高歌”大江东去”毅然东渡,
钻研各科知识为救民穷。
像达摩面壁般刻苦求学志在突破,
即便理想难实现,效鲁连蹈海也是英雄。

背景​

  • ​​时间​​:1917年9月(周恩来19岁,赴日留学前夕)
  • ​​历史背景​​:
    • 新文化运动兴起
    • 留日热潮方兴未艾
  • ​​文学动机​​:
    • 告别同学挚友
    • 抒发救国壮志

赏析​

​​艺术特色​​:

  1. ​​意象系统​​:
    • “大江”象征历史洪流
    • “破壁”喻示思想突破
  2. ​​用典创新​​:
    • 四句四典自然融合
    • “面壁”与”破壁”形成递进
  3. ​​情感结构​​:
    • 前两句写求学志向
    • 后两句表献身决心

​​思想内涵​​:

  • “济世穷”体现民本思想
  • “蹈海”彰显牺牲精神
  • 全诗展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抱负

评价​

  • ​​南开校友评​​:”十九岁作此语,已见经国器量”
  • ​​现代研究​​:
    • “中国近代留学诗的巅峰之作”(《二十世纪诗词史》)
    • “用典艺术的现代性转换典范”(《周恩来诗文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