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拼音
máng máng dà lù qǐ fēng yún,
jǔ guó hūn chén qǐ zú yún。
zuì shì shāng xīn qiū yòu dào,
chóng shēng jī jī bù kān wén。
注释
- 皞如夫子:指张皞如,南开学校教师(”夫子”为尊称,《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
- 次韵:按原诗韵脚和诗(《沧浪诗话》”和韵最害人诗”)
- 岂足云:不值一提(《史记》”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唧唧:虫鸣声(《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译文
苍茫神州风云变幻,
举国昏聩不值一谈。
最令人痛心秋天又至,
蟋蟀哀鸣不忍卒听。
背景
- 时间:1916年秋(周恩来18岁,南开学校时期)
- 历史背景:
-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
- 张勋复辟闹剧上演
- 文学动机:
- 和应师长忧国之作
- 抒发青年爱国情怀
赏析
艺术特色:
- 意象系统:
- “风云”喻时局动荡
- “秋虫”象征衰败气息
- 情感递进:
- 首联宏观批判(”岂足云”)
- 尾联微观感伤(”不堪闻”)
- 声韵运用:
- “云-云”叠韵强化压抑感
- “唧唧”双声摹写虫鸣
思想内涵:
- 展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 “秋虫”意象体现知识分子的时代焦虑
评价
- 张皞如评:”雏凤清于老凤声”
- 现代研究:
- “民国旧体诗史的关键文本”(《二十世纪诗词史》)
- “秋虫意象的现代性转换”(《中国现代意象诗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