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周恩来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拼音

jí mù qīng jiāo wài,
yān mái bù zhèng nóng。
zhōng yuán fāng zhú lù,
bó làng zhǒng xiāng zōng。

注释​

  1. ​​极目​​:放眼远望(杜甫”极目高崒兀”)
  2. ​​烟霾​​:战火硝烟(《后汉书》”烟霾蔽野”)
  3. ​​逐鹿​​:争夺政权(《史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4. ​​博浪​​:张良博浪沙刺秦(《史记·留侯世家》)
  5. ​​踵相踪​​:接连不断(《汉书》”踵迹相接”)

译文​

放眼望向青青郊野,
战火硝烟正弥漫天空。
中原大地群雄争霸,
反抗暴政的义举接连不断。

背景​

  • ​​时间​​:1914年春(周恩来16岁,南开学校时期)
  • ​​历史背景​​:
    •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 ​​文学动机​​:
    • 借春景抒忧国之情
    • 表达对革命志士的敬意

赏析​

​​艺术特色​​:

  1. ​​意象对比​​:
    • “青郊”与”烟霾”形成强烈视觉反差
    • “逐鹿”与”博浪”构成历史隐喻
  2. ​​情感张力​​:
    • 前两句写景暗含沉痛
    • 后两句用典彰显斗志
  3. ​​用典深意​​:
    • “逐鹿”批判军阀混战
    • “博浪”歌颂反抗精神

​​思想内涵​​:

  • 展现少年周恩来的政治觉醒
  • 20字浓缩民国初年的时代特征

评价​

  • ​​南开师友评​​:”十六岁能作此语,已见器识”
  • ​​现代研究​​:
    • “民国旧体诗史的重要坐标”(《二十世纪诗词史》)
    • “以诗证史的典范之作”(《周恩来文学创作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