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周恩来

同侪争疾走,
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
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
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
临歧意怅然。

拼音

tóng chái zhēng jí zǒu,
jūn dú zhuó xiān biān。
zuò jià lián nóng zhuō,
jí liú ràng ěr xián。
qún yā liàn wǎn shù,
gū yàn rù liáo tiān。
wéi yǒu jiāo yóu jiù,
lín qí yì chàng rán。

注释​

  1. ​​著先鞭​​:比喻领先(《晋书》”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 ​​作嫁​​:为他人忙碌(秦韬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3. ​​急流让贤​​:典出”急流勇退”,指在顺境中主动退让
  4. ​​寥天​​:辽阔天空(《庄子》”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5. ​​临歧​​:面临分别(《楚辞》”临歧路而徘徊”)

译文​

同辈们竞相奔走,
唯独您率先前行。
自愧我拙于为人作嫁,
佩服您在顺境中主动退让。
群鸦眷恋暮色中的树木,
孤雁飞向辽阔的天空。
唯有我们旧日的交情,
面对分别时满怀惆怅。

背景​

  • ​​时间​​:1916年(周恩来18岁,南开学校时期)
  • ​​历史背景​​:
    • 民国初年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 南开学校”敬业乐群会”的社团活动
  • ​​文学动机​​:
    • 送别学长张蓬仙(南开校友)
    • 表达对友人人生选择的敬意与惜别

赏析​

​​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
    • “同侪争疾走”与”君独著先鞭”形成鲜明对比
    • “群鸦恋晚树”与”孤雁入寥天”的意象对照
  2. ​​情感层次​​:
    • 前四句表达敬佩(”让尔贤”)
    • 后四句抒发离愁(”意怅然”)
  3. ​​用典自然​​:
    • “著先鞭”出自《晋书》
    • “作嫁”化用秦韬玉诗
    • “寥天”源自《庄子》

​​思想内涵​​:

  • 展现民国青年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 “急流让贤”体现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的结合

评价​

  • ​​南开校友评​​:”少年老成,已见器识”
  • ​​现代研究​​:
    • “民国旧体诗中的精品,展现周恩来早期的人际观”(《周恩来诗文研究》)
    • “群鸦孤雁的意象运用,体现送别诗的新发展”(《二十世纪诗词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