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拼音

wéi hàn niàn èr shì,suǒ rèn chéng bù liáng。
mù hóu ér guàn dài,zhī xiǎo ér móu qiáng。
yóu yù bù gǎn duàn,yīn shòu zhí jūn wáng。
bái hóng wéi guàn rì,jǐ yì xiān shòu yāng。
zéi chén chí guó bǐng,shā zhǔ miè yǔ jīng。
dàng fù dì jī yè,zōng miào yǐ fán sàng。
bō yuè xī qiān yí,háo qì ér qiě xíng。
zhān bǐ luò chéng guō,wēi zǐ wéi āi shāng。

注释​

  1. ​​薤露​​:乐府旧题,原为丧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薤”指薤叶上的露水,喻人生短暂。
  2. ​​廿二世​​:指汉灵帝(东汉第21位皇帝),一说指汉献帝。
  3. ​​沐猴而冠​​:猕猴戴帽,喻何进徒有其表。
  4. ​​知小而谋强​​:才智不足却谋划大事,指何进欲诛宦官。
  5. ​​因狩执君王​​:指少帝被宦官张让劫持出宫事。”狩”为帝王出巡的婉辞。
  6. ​​白虹贯日​​:天象异变,预示灾祸。
  7. ​​贼臣​​:指董卓。
  8. ​​宇京​​:指洛阳。
  9. ​​燔丧​​:烧毁,指董卓焚毁洛阳。
  10. ​​微子​​:商纣王庶兄,商亡后见殷墟而作《麦秀》诗,此处曹操自比。

译文​

汉朝传至廿二世,所用之人实不良。
何进如猴戴冠冕,才疏偏要逞强梁。
优柔寡断失良机,致使君王遭劫绑。
白虹贯日显凶兆,自己先已把命丧。
奸贼董卓窃国柄,弑君毁都逞凶狂。
倾覆汉家帝王业,宗庙焚毁成荒凉。
君臣仓皇向西逃,哭声震天路漫长。
回望洛阳城郭处,我比微子更哀伤。

背景​

  • ​​时间​​:约作于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焚洛阳后
  • ​​历史事件​​:
    • 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失败反被杀
    • 董卓进京废少帝,次年焚洛阳迫献帝西迁长安
  • ​​曹操立场​​:
    • 时任典军校尉,亲历政局剧变
    • 借古讽今,批判何进无能、董卓暴行
    • 表达对汉室倾颓的痛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史诗叙事​​:以16句浓缩汉末重大历史事件
    • ​​双线结构​​:明写何进误国(前6句)→董卓祸国(后10句)
    • ​​用典精当​​:”沐猴而冠””白虹贯日””微子之悲”增强批判力度
    • ​​乐府创新​​:变挽歌为政治讽喻诗
  2. ​​思想内涵​​:
    • ​​历史批判​​:揭示乱源在于用人不当
    • ​​悲天悯人​​:对王朝倾覆的深沉哀恸
    • ​​英雄意识​​:暗含重整乾坤的抱负

评价​

  1. ​​钟嵘《诗品》​​: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2.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
    “《薤露》首言君之失德,次言臣之误国…末自抒其忠愤。”
  3. ​​现代研究​​:
    • 范文澜称此诗”可作汉末诗史读”
    • 叶嘉莹指出”微子之叹”体现诗人历史责任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