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出唱

曹操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拼音

yóu jūn shān,shèn wéi zhēn。
cuī wéi zhǎ luò,ěr zì wéi shén。
nǎi dào wáng mǔ tái,jīn jiē yù wéi táng,zhī cǎo shēng diàn páng。
dōng xī xiāng,kè mǎn táng。
zhǔ rén dāng xíng shāng,zuò zhě cháng shòu jù hé yāng。
cháng lè fǔ shǐ yí sūn zǐ。
cháng yuàn zhǔ rén zēng nián,yǔ tiān xiāng shǒu。

注释​

  1. ​​君山​​:洞庭湖中仙山,传说西王母曾居此
  2. ​​崔嵬砟硌​​:山势高峻、怪石嶙峋貌
  3. ​​王母台​​:西王母居所的仙台
  4. ​​芝草​​:灵芝仙草,象征长生
  5. ​​行觞​​:举杯劝酒
  6. ​​遽何央​​:永无尽头(”遽”通”讵”,表反问)
  7. ​​长乐甫始​​:永恒欢乐刚刚开始
  8. ​​与天相守​​:寿与天齐的道教观念

译文​

畅游君山仙境,景象真切非常。
高峻山岩嶙峋,自成神灵气象。
登临西王母仙台,金阶玉殿生辉,灵芝丛生殿旁。
东西厢房宾客满堂。
主人举杯劝饮,在座者长寿无疆。
永恒欢乐方启,福泽子孙绵长。
诚愿主人寿岁增添,与天地共存共长。

背景​

  • ​​时间​​:建安十八年(213年)后,曹操封魏公时期
  • ​​地理背景​​:
    • 君山与曹操”东临碣石”的渤海巡游形成南北仙山呼应
  • ​​政治隐喻​​:
    • “主人”暗指曹操自身统治地位
    • “宜孙子”呼应《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欲传业子孙”

赏析​

  1. ​​艺术突破​​:
    • ​​空间叙事​​:由山景(外)→仙殿(内)→宴饮(核心)层层递进
    • ​​色彩美学​​:金、玉、芝草的视觉符号构建仙界意象
  2. ​​思想张力​​:
    • ​​道教追求​​:长生(”增年”)、仙境(”王母台”)
    • ​​儒家伦理​​:家族延续(”宜孙子”)的现世关怀
  3. ​​乐府创新​​:
    • 将祭祀乐歌改造为政治祝颂诗
    • 杂言体中”三-三-七”句式形成跌宕韵律

评价​

  1. ​​陆机《文赋》​​:
    “曹操乐府,虽取法汉制,而气韵过之”
  2. ​​王世贞《艺苑卮言》​​:
    “魏武游仙诸作,实开郭璞先声”
  3. ​​现代研究​​:
    • 田晓菲指出”君山与昆仑的意象重叠反映政治地理想象”
    • 川合康三认为”寿辞背后是建安士人的生命焦虑”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