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 土不同

曹操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拼音

xiāng tǔ bù tóng,hé shuò lóng hán。
liú sī fú piāo,zhōu chuán xíng nán。
zhuī bù rù dì,fēng lài shēn ào。
shuǐ jié bù liú,bīng jiān kě dǎo。
shì yǐn zhě pín,yǒng xiá qīng fēi。
xīn cháng tàn yuàn,qī qī duō bēi。
xìng shèn zhì zāi,gē yǐ yǒng zhì。

注释​

  1.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2. ​​流澌​​:流动的冰凌
  3. ​​锥不入地​​:冻土坚硬锥子难入
  4. ​​蘴藾(fēng lài)​​:芜菁等耐寒植物
  5. ​​可蹈​​:可踏冰而行
  6. ​​士隐者贫​​:隐居的士人生活贫困
  7. ​​勇侠轻非​​:豪侠之士轻视礼法
  8. ​​戚戚​​:忧愁悲伤貌

译文​

北方水土迥异,河朔严寒非常。
浮冰顺流漂荡,舟船难以通航。
冻土坚硬如铁,耐寒植物深藏。
河水冻结断流,冰面坚实可踏。
隐士穷困潦倒,侠客蔑视规章。
心中常怀怨叹,忧思缠绕悲伤。
幸甚至极啊,作歌抒我志向。

背景​

  • ​​时间​​: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途中
  • ​​地理背景​​:
    • 描写辽西至河北北部严酷自然环境
    • 对比《观沧海》的壮阔,展现北征另一面
  • ​​社会观察​​:
    • 记录边地”士隐-勇侠”的社会结构
    • 反映战乱导致的民生凋敝

赏析​

  1. ​​艺术突破​​:
    • ​​意象对立​​:
      • 自然意象:”流澌”(动)与”冰坚”(静)
      • 社会意象:”士隐”(儒)与”勇侠”(侠)
    • ​​空间叙事​​:
      由自然环境(前8句)→人文生态(后4句)递进
  2. ​​思想特质​​:
    • ​​现实主义​​:突破乐府传统,开创边塞纪实诗风
    • ​​矛盾意识​​:
      • 对”勇侠”既批判其”轻非”,又认同其抗争精神
      • “幸甚”句与全诗悲凉基调形成张力
  3. ​​乐府创新​​:
    • 四言体中加入”xx者x”判断句式(如”士隐者贫”)
    • 末句套语”幸甚至哉”反衬主题沉重

评价​

  1. ​​钟嵘《诗品》​​:
    “曹公四言,骨气奇高,实录如史”
  2.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
    “《土不同》篇,真北方之诗史也”
  3. ​​现代研究​​:
    • 曹道衡指出”开创中国边塞诗写实传统”
    • 川合康三认为”反映曹操对河北豪族的矛盾态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