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拼音
zhǔ dòu rán dòu qí,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注释
- 豆萁:豆类植物的秸秆
- 釜:古代炊具,相当于现代的锅
- 煎:此处双关,既指”煎熬”又指”迫害”
- 同根生:暗喻同胞兄弟关系
译文
燃烧豆秸煮豆子,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是同根所生,为何要如此急迫地相互煎熬?
背景
- 历史事件:黄初年间(220-226年)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
- 政治背景:
- 曹丕继位后对兄弟的猜忌
- 曹植多次被贬的处境
- 文献记载:
- 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
- 《三国志》未载此事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系统:构建”豆-萁-釜”的封闭空间
- 双关手法:”煎”字兼具字面与隐喻意义
- 情感张力:从”泣”到”急”的情绪递进
- 思想内涵:
- 家庭伦理:质问兄弟相残的反人性
- 政治隐喻:揭示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 生命意识:体现建安文人的生存焦虑
- 形式创新:
- 开创”急就诗”的创作范式
- 五言绝句的早期典范
评价
时代 | 评价要点 |
---|---|
南朝 | 刘义庆评为”才思敏捷” |
唐代 | 李善注《文选》引为典故 |
现代 | 郭沫若考证存在多个版本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