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拼音

gāo tái duō bēi fēng,zhāo rì zhào běi lín。
zhī zǐ zài wàn lǐ,jiāng hú jiǒng qiě shēn。
fāng zhōu ān kě jí?lí sī gù nán rèn。
gū yàn fēi nán yóu,guò tíng cháng āi yín。
qiào sī mù yuǎn rén,yuàn yù tuō yí yīn。

注释​

  1. ​​北林​​:《诗经》典故(象征忧思之地)
  2. ​​之子​​:那个人(指曹彪,被贬吴地)
  3. ​​方舟​​:并船(《庄子·山木》典)
  4. ​​难任​​:难以承受(《楚辞·悲回风》语)
  5. ​​遗音​​:传递的音讯(《古诗十九首》意)
  6. ​​翩翩​​:飞翔貌(暗含”飘忽不定”义)

译文​

高台上悲风呼啸,朝阳照耀着北林。
所思之人在万里外,江湖远隔又幽深。
纵有方舟怎能抵达?离愁实在难承受。
孤雁向南飞去,经过庭院长声哀鸣。
抬头思念远方人,想托它捎去音信。
雁影忽然消失不见,翩然飞远伤透我心。

背景​

  • ​​时间​​:黄初四年(223年)
  • ​​历史事件​​:
    • 曹植与白马王彪被迫分道
    • 曹彪遭贬吴地(今江苏一带)
  • ​​文献佐证​​:
    • 与《赠白马王彪》为同期作品
    • 本诗为组诗”杂诗七首”开篇

赏析​

  1. ​​空间结构​​:近景——高台/北林;中景——江湖/方舟;远景——万里/南游
  2.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悲风/孤雁(强化孤独)
    • ​​典籍意象​​:北林/方舟(增加历史厚重感)
  3. ​​情感脉络​​:
    环境渲染→空间阻隔→托雁传情→希望破灭

评价​

​评论家​​评价要点​
钟嵘“骨气奇高,情兼雅怨”
王夫之“景中生情,情中布景”
朱自清“魏晋羁旅诗的最高成就”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