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阮籍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拼音

hóng shēng zī zhì dù,bèi fú zhèng yǒu cháng。
zūn bēi shè cì xù,shì wù qí jì gāng。
róng shì zhěng yán sè,qìng zhé zhí guī zhāng。
táng shàng zhì xuán jiǔ,shì zhōng shèng dào liáng。
wài lì zhēn sù tán,hù nèi miè fēn fāng。
fàng kǒu cóng zhōng chū,fù shuō dào yì fāng。
wěi qū zhōu xuán yí,zī tài chóu wǒ cháng。

注释​

  1. ​​洪生​​:儒生(”洪”通”鸿”,大义)
  2. ​​被服​​:衣着规范(《礼记·深衣》典)
  3. ​​磬折​​:弯腰如磬(儒家礼仪器物)
  4. ​​圭璋​​:玉制礼器(诸侯朝聘所用)
  5. ​​玄酒​​:清水代酒(祭祀用,喻形式主义)
  6. ​​贞素谈​​:高洁的言论(反讽用法)
  7. ​​放口​​:脱口而出(与”复说”形成对比)

译文​

儒生依赖礼法制度,衣着打扮合乎规范。
设定尊卑等级秩序,万事遵循纲常条款。
仪容修饰面色肃穆,弯腰执圭如磬折般。
厅堂摆放祭祀清水,内室堆满稻米细粮。
对外高谈纯洁道理,私下却无德行馨香。
偶尔脱口真心话语,转瞬又说道义堂皇。
矫揉造作周旋礼仪,这般姿态令我愁肠。

背景​

  • ​​时间​​: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后
  • ​​思想背景​​:
    • 司马氏倡导”以孝治天下”的虚伪
    • 名教与自然的玄学论争
  • ​​讽刺对象​​:
    • 何晏等依附司马氏的礼法之士
    • “礼法”沦为政治工具的现状

赏析

《咏怀》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魏晋时期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对这些现象的思考。阮籍通过对不同方面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忧虑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洪生资制度,指的是洪水灾害的治理制度,阮籍认为这种制度应当得到合理的管理和维护。被服正有常,指的是人们的服饰应当整齐规范,以体现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强调了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意识的重要性。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这两句描述了人们的容貌和仪态应当整洁庄重,且对待仪式和礼仪要恪守准则。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表达了人们应当在家庭中保持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过分追求奢华和享乐。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这两句意味着在公共场合,人们应当言行严肃庄重,不过分追求华丽辞藻和华服装饰;而在家庭内部,要避免争吵和纷争,保持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这两句表达了阮籍对言行真诚和坦率的追求,同时强调了道义和正义的重要性。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这两句抒发了阮籍对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委曲求全和为人处世的忧虑和痛苦。

总体来说,阮籍的《咏怀》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以及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人们道义行为的期望,同时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这首诗词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仪式和礼仪的描绘,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对比,展现了魏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内心困扰。

评价​

​时代​​评价要点​
南朝刘勰评”阮旨遥深,归趣难求”
明代王夫之称”礼法批判之祖”
现代鲁迅谓”撕破名教伪善的利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