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拼音
píng shēng shào nián shí,qīng bó hǎo xián gē。
xī yóu xián yáng zhōng,zhào lǐ xiāng jīng guò。
yú lè wèi zhōng jí,bái rì hū cuō tuó。
qū mǎ fù lái guī,fǎn gù wàng sān hé。
huáng jīn bǎi yì jìn,zī yòng cháng kǔ duō。
běi lín tài háng dào,shī lù jiāng rú hé
注释
- 赵李:指赵飞燕、李延年(汉代倡优,代指声色娱乐)
-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司隶校尉部核心区)
- 百镒:一镒为二十两(《孟子》”万镒”赵岐注)
- 太行道:太行山陉道(喻仕途险阻,《战国策》”南辕北辙”典)
- 失路:迷失方向(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译文
回忆少年之时,轻狂偏爱歌舞。
西行游历咸阳,与赵李之流交游。
欢娱尚未尽兴,时光忽然虚度。
驱马再度归来,回望三河故土。
黄金挥霍已尽,钱财常苦太多。
北行面临太行险道,迷途该当如何?
背景
- 时间: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后
- 自省背景:
- 对早年”任性不羁”生活的反思
- 司马氏专政下的生存危机意识
- 地理隐喻:
- 咸阳代指权力中心
- 太行道象征政治险途
赏析
- 时空结构:少年行乐——咸阳弦歌;中年困顿——三河回顾;未来迷途——太行失路
- 意象系统:
- 财富意象:黄金(物质迷失)
- 道路意象:三河/太行(精神困境)
- 音乐意象:弦歌(青春虚掷)
- 情感演进:
追忆→悔悟→迷茫
评价
时代 | 评价要点 |
---|---|
南朝 | 钟嵘评”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
明代 | 王世贞称”魏晋忏悔诗之祖” |
现代 | 朱自清谓”士人精神迷失的镜像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