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
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
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
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
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
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
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狝猿。
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
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
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
委厥体于膳夫。
归炎炭而就燔。
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
气(忄替)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
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刑)[形]。
乱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
皎皎贞素,侔夷节兮。
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拼音
wéi fū chán zhī qīng sù xī,qián jué lèi hū tài yīn。
zài shèng yáng zhī zhòng xià xī,shǐ yóu yù hū fāng lín。
shí dàn bó ér guǎ yù xī,dú yí lè ér cháng yín。
shēng jiǎo jiǎo ér mí lì xī,sì zhēn shì zhī jiè xīn。
nèi hán hé ér fú shí xī,yǔ zhòng wù ér wú qiú。
qī gāo zhī ér yǎng shǒu xī,shù zhāo lù zhī qīng liú。
yǐn róu sāng zhī chóu yè xī,kuài zhāo hào yǐ dùn shǔ。
kǔ huáng què zhī zuò hài xī,huàn táng láng zhī jìn fǔ。
jì piāo xiáng ér yuǎn tuō xī,dú zhī zhū zhī wǎng gǔ。
yù jiàng shēn ér bēi cuàn xī,jù cǎo chóng zhī xí yǔ。
miǎn zhòng nán ér fú huò xī,yáo qiān jí hū gōng yǔ。
yī míng guǒ zhī mào yīn xī,tuō xiū gàn yǐ jìng chǔ。
yǒu piān piān zhī jiǎo tóng xī,bù róng yǔ yú yuán pǔ。
tǐ lí zhū zhī cōng shì xī,zī cái jié yú xiǎn yuán。
tiáo wǎng yè ér bù wǎn xī,shù wú gàn ér bù yuán。
yì qīng qū ér fèn jìn xī,guì cè zú yǐ zì xián。
kǒng yú shēn zhī jīng hài xī,jīng céng nì ér mù lián。
chí róu gān zhī rǎn rǎn xī,yùn wēi zhān ér wǒ chán。
yù fān fēi ér yú zhì xī,zhī xìng mìng zhī cháng juān。
wěi jué tǐ yú shàn fū,guī yán tàn ér jiù fán。
qiū shuāng fēn yǐ xiāo xià,chén fēng liè qí guò tíng。
qì cǎn dá ér báo qū,zú pān mù ér shī jīng。
yín sī yǎ yǐ jǔ bài,zhuàng kū gǎo yǐ sàng xíng。
luàn yuē:shī tàn míng tiáo,shēng huì huì xī。
shèng yáng zé lái,tài yīn shì xī。
jiǎo jiǎo zhēn sù,móu yí huì xī。
dì chén shì dài,shàng qí jié xī。
注释
- 太阴:极盛之阴(《淮南子》”太阴所建”高诱注)
- 皦皦:声音清亮(《诗经》”皦皦白驹”毛传)
- 介心:耿介之心(《楚辞》”介眇志之所惑”)
- 狝猿:敏捷的猿猴(《吴都赋》”狝猿连臂”)
- 燔:烧烤(《礼记》”燔黍捭豚”)
- 侔夷惠:等同伯夷、柳下惠(《孟子》”夷惠之风”)
- 乱曰:赋体结束语(《楚辞》体例)
译文
蝉儿清高素洁啊,潜藏类属太阴。
在阳气鼎盛的仲夏,开始游乐于芳林。
确实淡泊寡欲啊,独自怡然长鸣。
声音清亮更显激越,似贞士的耿介之心。
内怀中和不食他物,与万物无争无求。
栖息高枝昂首,吮吸朝露清流。
藏身柔桑密叶,欢鸣以避暑热。
苦于黄雀加害,忧患螳螂利斧。
希望飘翔远遁,又怕蜘蛛网罗。
想要俯身低逃,恐遭草虫袭击。
欲避众难不得,迁往宫室檐宇。
依附名果茂荫,托身高干静处。
有轻佻狡黠童子,漫步从容园圃。
具离朱的明视,才姿敏捷胜猿。
见条就拉不放过叶,遇树必爬不放过干。
隐蔽身形轻进,曲腿侧足自闲。
恐我受惊飞走,凝神斜视紧盯。
手持柔竿轻摇,运细粘胶将我缠。
欲飞反更迟滞,知性命将永捐。
躯体交给厨夫,投入炎火烧烤。
秋霜纷扬夜降,晨风凛冽过庭。
气息悲凄身微,抱木足失所依。
鸣声嘶哑衰败,形貌枯槁销蚀。
乱曰:《诗经》赞叹鸣蝉,声微不断啊。
盛阳时来,太阴时逝啊。
皎洁贞素,可比夷惠啊。
天帝之臣所戴,崇尚高洁啊。
背景
- 时间:黄初四年(223年)徙封雍丘后
- 政治影射:
- 以蝉喻己遭曹丕迫害
- “狡童”暗指监国使者
- 文学传承:
- 继承《诗经·豳风·七月》”五月鸣蜩”传统
- 发展《楚辞》香草美人比兴手法
赏析
《蝉赋》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悲剧叙事,通过蝉的生命历程隐喻了士人的政治命运。作品开篇以”清素””澹泊”勾勒出蝉(实则是诗人自我)高洁的形象,在芳林朝露间怡然长吟,展现建安文人特有的精神气度。随着”黄雀””螳螂””蜘蛛”等天敌的相继出现,诗歌转入惊心动魄的生存挣扎,柔竿、粘胶等意象生动再现了权力罗网的阴险。至”炎炭就燔”的惨烈结局,完成了从精神高扬到肉体毁灭的悲剧转折。最富张力的是”乱曰”部分,在秋霜晨风中嘶哑残喘的蝉形象,与《诗经》”鸣蜩”、伯夷叔齐的典故相互映照,使个体的苦难获得历史纵深感。这种将咏物、抒情、言志熔于一炉的写法,开创了咏物赋的新范式。
评价
历代文论家对《蝉赋》的认知经历了从艺术审美到政治解码的深化过程。南朝文论家刘勰最早关注其”清峻”的特质,在《文心雕龙》中将其列为咏物赋的典范;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特别激赏”秋霜”段的悲情力量,认为达到了”写物而魂在”的境界。明代复古派将之与《离骚》并论,王世贞指出”蝉之就燔,犹屈子之沉湘,皆志洁而行芳者之必然也”。现代学者则更注重历史语境,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揭示该赋实为曹植对”诸侯禁防”政策的血泪控诉,闻一多进一步指出”狡童”形象暗指监国使者灌均。当代研究更关注其文化符号意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文人集体无意识中的迫害记忆,在《蝉赋》中找到了最完美的表达载体”。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