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拼音

pú fū zǎo yán jià,wú xíng jiāng yuǎn yóu。
yuǎn yóu yù hé zhī?wú guó wèi wǒ chóu。
jiāng chěng wàn lǐ tú,dōng lù ān zú yóu?
jiāng jiè duō bēi fēng,huái sì chí jí liú。
yuàn yù yī qīng jì,xī zāi wú fāng zhōu。
xián jū fēi wú zhì,gān xīn fù guó yōu。

注释​

  1. ​​严驾​​:整备车马(《楚辞》”严车驾而戏游”)
  2. ​​东路​​:指鄄城方向(曹植当时封地)
  3. ​​江介​​:长江沿岸(《楚辞》”悲江介之遗风”)
  4. ​​淮泗​​:淮河与泗水(魏吴前线战场)
  5. ​​方舟​​:并船(《庄子》”方舟而济于河”)
  6. ​​国忧​​:国家战事(特指魏吴对峙)

译文​

仆从早已备好车驾,我将启程远游。
远游要去向何方?吴国是我们的仇敌。
本欲驰骋万里征途,东路封地怎值得停留?
长江两岸悲风萧瑟,淮泗二水急流奔涌。
渴望轻装渡江征战,可惜没有可用的战船。
闲居并非我的志向,甘愿奔赴国家忧患。

背景​

  • ​​时间​​:太和二年(228年)石亭之战前后
  • ​​政治处境​​:
    • 曹叡拒绝曹植请战表章
    • 被严令禁止接触军务
  • ​​地理指向​​:
    • “东路”暗指鄄城徙封
    • “淮泗”实指合肥战场

赏析​

这首《杂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壮志难酬的爱国者形象。开篇”严驾””远游”的动态描写,瞬间营造出出征在即的紧张氛围。随着”吴仇””万里”等词的层层推进,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战事紧密交织。”江介悲风””淮泗急流”的景物描写,既写实又象征,暗示着战争险阻与政治阻碍。最动人的是结尾转折,”无方舟”的现实困境与”赴国忧”的坚定志向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全诗在八句之内完成从行动到心理、从现实到理想的完整表达,展现了曹植晚期诗歌”慷慨沉郁”的典型风格。

评价​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盛赞此诗”骨气奇高”,将其列为五言诗的典范之作;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特别收录此诗作为”述志诗”的代表;宋代朱熹认为该诗”得《国风》哀而不伤之旨”;明代王世贞将其与曹操《龟虽寿》并称”曹氏父子英雄气概双璧”。现代学者更注重其政治语境,陈寅恪指出这是”宗室参政诉求的文学表达”,而钱志熙则强调诗中展现的”士人政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具有普遍意义。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