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拼音

zhàn zhàn cháng jiāng shuǐ,shàng yǒu fēng shù lín。
gāo lán pī jìng lù,qīng lí shì qīn qīn。
yuǎn wàng lìng rén bēi,chūn qì gǎn wǒ xīn。
sān chǔ duō xiù shì,zhāo yún jìn huāng yín。
zhū huá zhèn fēn fāng,gāo cài xiāng zhuī xún。
yī wèi huáng què āi,lèi xià shuí néng jìn。

注释​

  1. ​​湛湛​​:水深貌(《楚辞》”湛湛江水兮”王逸注)
  2. ​​皋兰​​:水边兰草(《楚辞》”皋兰被径兮”)
  3. ​​青骊​​:青黑色骏马(《诗经》”四骊济济”)
  4. ​​三楚​​:楚地三大区域(《汉书·高帝纪》注)
  5. ​​朝云​​:典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事
  6. ​​高蔡​​:楚地封君(《战国策》”蔡圣侯淫猎高蔡”)
  7. ​​黄雀哀​​:典出《战国策》”黄雀啄白粒”喻祸患潜伏

译文​

深深长江东流水,岸边枫林正葱茏。
兰草覆满小径路,青骊骏马疾驰去。
远眺令人心生悲,春日气息动我情。
三楚之地多才俊,却荐巫山云雨情。
红花绽放散芬芳,高蔡旧事又重寻。
一旦想起黄雀悲,泪落涟涟谁能禁。

背景​

  • ​​时间​​: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政变后
  • ​​政治影射​​:
    • 以”三楚秀士”暗讽依附司马氏的文人
    • “高蔡”典故暗指曹爽集团覆灭
  • ​​地理意象​​:
    • 长江暗喻政权更迭
    • 楚地指向司马氏起家河内

赏析​

此诗以长江春景起兴,”湛湛江水”与”枫树林”的意象组合,既是对《楚辞·招魂》的化用,又暗含”枫落吴江冷”的萧瑟预感。”青骊骎骎”的动态描写,将时间流逝的焦虑感注入空间叙事。中段”三楚秀士”的批判,通过”朝云””高蔡”的淫乐典故,完成对当权者道德沦丧的尖锐揭露。

艺术上最具特色的是双重典故的叠加运用:”黄雀哀”既指《战国策》中庄辛谏楚襄王的故事,又与曹植《野田黄雀行》形成互文,使个人悲愤获得历史纵深。全诗在”泪下谁能禁”的设问中戛然而止,留下巨大的情感张力,这种”欲说还休”的表达方式,正是阮籍”发言玄远”的典型体现。

评价​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称此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将其归入”哀伤类”典范;宋代朱熹特别指出”黄雀哀”的用典之妙,认为”得风人讽喻之旨”;明代王世贞将之与《咏怀·夜中不能寐》并称”阮公双璧”。现代学者更注重政治解读,陈寅恪认为这是”魏晋易代之际的士人精神图谱”,而王瑶则强调诗中展现的”忧生之嗟与忧世之痛的交织”。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