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二首

曹植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翩翩。
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救赵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拼音

lái rì dà nàn,kǒu zào chún gān。
jīn rì xiāng lè,jiē dāng xǐ huān。
jīng lì míng shān,zhī cǎo piān piān。
xiān rén wáng qiáo,fèng yào yī wán。
zì xī xiù duǎn,nèi shǒu zhī hán。
cán wú líng zhé,yǐ jiù zhào xuān。
yuè mò shēn héng,běi dǒu lán gān。
qīn yǒu zài mén,jī bù jí cān。
rú bǐ hàn niǎo,huò fēi lì tiān。

注释​

  1. ​​善哉行​​:乐府旧题(《宋书·乐志》载魏武帝辞)
  2. ​​王乔​​:仙人王子乔(《列仙传》)
  3. ​​灵辄​​:春秋义士(《左传》”灵辄饿而食赵盾”)
  4. ​​赵宣​​:赵盾谥号(《左传》”赵宣子骤谏”)
  5. ​​参横​​:参星横斜(《乐府》”月没参横”)
  6. ​​翰鸟​​:高飞之鸟(《诗经》”翰飞戾天”)
  7. ​​戾天​​:至天(《诗经》”鸢飞戾天”)

译文​

未来大难临头时,必至口干舌燥。
今日相聚欢乐时,都应尽情欢笑。
曾游历名山大川,见灵芝摇曳生姿。
仙人王子乔,赠我仙药一丸。
自叹衣袖太短,缩手方知天寒。
惭愧不如灵辄,能救赵宣子难。
月落参星横斜,北斗星已低垂。
亲友登门造访,饥饿也忘用餐。
如那高飞之鸟,或可直上九天。

背景​

  • ​​时间​​:黄初年间(220-226年)曹丕称帝后
  • ​​政治处境​​:
    • 曹植经历”煮豆燃萁”事件
    • 被严密监视的生存状态
  • ​​思想转变​​:
    • 从建功立业到求仙避世
    • 融合儒家义士与道家仙人意象

赏析​

此诗以强烈的今昔对比开篇,”口燥唇干”的生理感受与”皆当喜欢”的情感劝诫形成张力。中间部分通过”王乔赠药”的仙道意象与”灵辄救赵”的儒家典故交织,展现诗人儒道思想的矛盾统一。”月没参横”的天象描写既暗示时间流逝,又隐喻政治黑暗。结尾”翰鸟戾天”的意象,在压抑中保留一丝精神超脱的可能。

艺术上最突出的是跳跃式意象组合:从仙山芝草到饥不及餐,从袖短知寒到飞鸟冲天,在看似散漫的铺排中暗藏”苦闷-解脱”的情感逻辑。这种”意识流”般的表达方式,已颇具现代诗的特征。

评价​

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此诗”格高而气奇”;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将其归入”游仙类”;宋代黄庭坚特别推崇”袖短知寒”之喻,谓”得屈子香草美人遗意”;明代王世贞将之与曹操《短歌行》并论,认为”各极其妙”。现代学者更重心理分析,朱光潜认为这是”自我救赎的文学尝试”,而宇文所安则强调诗中展现的”从政治挫折到精神超越的心路历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