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俱遨游。
相失东海傍。
雄飞窜北朔。
雌惊赴南湘。
弃我交颈欢。
离别各异方。
不惜万里道。
但恐天网张。
拼音
shuāng hè jù áo yóu,xiāng shī dōng hǎi bàng。
xióng fēi cuàn běi shuò,cí jīng fù nán xiāng。
qì wǒ jiāo jǐng huān,lí bié gè yì fāng。
bù xī wàn lǐ dào,dàn kǒng tiān wǎng zhāng。
注释
- 交颈欢:鹤类示爱方式(《庄子》”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 北朔/南湘:极北与极南(《楚辞》”朔风飞雨”、”湘水茫茫”)
- 天网:政治罗网(《老子》”天网恢恢”)
- 窜:惊惶奔逃(《说文》”窜,匿也”)
- 不惜:不畏惧(《左传》”惜其死”杜预注)
译文
双鹤本相伴翱翔,东海之滨忽失散。
雄鹤仓皇逃北地,雌鹤惊飞向南湘。
抛却交颈缠绵乐,各奔东西两分离。
不惧万里跋涉苦,只恐天罗地网张。
背景
- 时间:太和二年(228年)曹叡即位初期
- 政治影射:
- 以”双鹤”喻与兄弟曹彪的被迫分离
- “天网”暗指监国使者制度
- 文学传承:
- 继承《诗经·小雅·白华》鹤意象
- 发展”比体诗”政治隐喻传统
赏析
此诗构建三重象征空间:
- 自然层面:双鹤失散的生物习性
- 情感层面:”交颈欢-各异方”的夫妻离别
- 政治层面:”天网”所指的权力压制
艺术特征:
- 矛盾修辞:”不惜/但恐”展现心理撕裂
- 空间对立:北朔-南湘的极端方位强化割裂感
- 意象转换:从自然物象到政治符号的渐变
“天网”意象的创造性使用,将个人悲剧升华为专制政治下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痛切而不露,怨深而弥婉”
唐代《艺文类聚》列为”禽鸟类”讽喻典范
宋代朱熹:”得《小雅》怨诽而不乱之旨”
明代王世贞:”建安禽言诗压卷之作”
现代陈寅恪:”魏晋党争的文学镜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