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鸟翔故巢。
狐死反邱穴。
我信归故乡。
安得惮离别。
拼音
yóu niǎo xiáng gù cháo,hú sǐ fǎn qiū xué。
wǒ xìn guī gù xiāng,ān dé dàn lí bié。
注释
- 邱穴:狐类巢穴(《礼记》”狐死正丘首”郑玄注)
- 信:确实(《论语》”信而好古”皇侃疏)
- 惮:畏惧(《左传》”惮之以威”杜预注)
- 反:同”返”(《说文》”返,还也”)
- 翔:盘旋飞翔(《楚辞》”凤皇翔于蓬陼”)
译文
飞鸟终回旧巢盘旋,狐狸至死返归丘穴。
我确应归返故乡,怎会畏惧离别艰难?
背景
- 时间:太和年间(227-232年)多次徙封时期
- 政治处境:
- 曹叡继位后继续压制宗室
- 曹植多次上表请求归鄄城封地
- 思想渊源:
- 化用《礼记》”狐死首丘”典故
- 继承《楚辞》”鸟飞返故乡”意象
赏析
此诗通过双重比兴构建情感逻辑:
- 自然意象:
- “游鸟-故巢”:动态回归
- “狐死-邱穴”:静态归属
- 人类情感:
- “我-故乡”:身份认同
- “安得-惮”:心理抗争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气骨清刚,意蕴深婉”
唐代《艺文类聚》列为”怀乡类”典范
宋代朱熹:”得《国风》比兴之要”
明代王世贞:”四句胜过千言”
现代闻一多:”士人精神家园的图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