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拼音

míng yuè hé jiǎo jiǎo,zhào wǒ luó chuáng wéi。
yōu chóu bù néng mèi,lǎn yī qǐ pái huái。
kè xíng suī yún lè,bù rú zǎo xuán guī。
chū hù dú páng huáng,chóu sī dāng gào shuí?
yǐn lǐng huán rù fáng,lèi xià zhān shang yī。

注释

  1. 罗床帏:丝罗床帐(《释名》”帷,围也”)
  2. 揽衣:披衣(《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3. 旋归:返家(《诗经》”言旋言归”)
  4. 引领:伸长脖子(《左传》”引领西望”)
  5. 沾裳:浸湿下衣(《楚辞》”泣下沾襟”)

译文

明月多明亮,照我丝绸帐。
忧愁睡不着,披衣起身走。
客居虽快乐,不如早回家。
出门独徘徊,愁思对谁说?
伸颈望又回,泪湿衣与裳。

背景

  1. 时间:东汉末年(约2世纪)
  2. 作者:无名氏(汉代文人集体创作)
  3. 背景:游子思乡的普遍情感
  4. 关联:与《古诗十九首》其他作品同源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转换:由床帏到户外的行动轨迹
  • 心理描写:”愁思当告谁”的孤独感
  • 细节刻画:”泪下沾裳衣”的感人特写
  1. 情感表达
  • 表层:月夜不眠
  • 中层:思乡情切
  • 深层:人生孤独
  1. 诗学价值
  • 确立”月夜思乡”抒情模式
  • 发展”以动写静”手法
  • 开创”引领”望乡意象

评价

  1.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2. 明代胡应麟《诗薮》:”‘沾裳衣’三字,写尽天涯孤客”
  3.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最得风人深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