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拼音
xuàn fú huá zhuāng zhuó chù féng,liù jiē dēng huǒ nào ér tóng。
cháng shān wǒ yì hé wéi zhě,yě zài yóu rén xiào yǔ zhōng。
注释
- 袨服:盛装(《汉书》”袨服靓妆”)
- 六街:都城主干道(唐代长安建制)
- 长衫:文人常服(宋代士人着装)
译文
满街尽是盛装华服,孩童嬉闹灯火通明。
我这长衫文人何用?也随游人强颜欢笑。
背景
此诗作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年),元好问50岁居燕京时。金亡后诗人在异族统治下观元宵,表面写热闹,实则抒遗民之痛,是”以乐景写哀”代表作。
赏析
- 对比艺术:
- 前两句极写热闹
- 后两句突转沉郁
- 身份意识:
- “袨服”与”长衫”对照
- “闹儿童”与”我亦何为”反差
- 情感张力:
- 明写参与
- 暗含疏离
评价
- 元·郝经:”二十八字中,有无限沧桑。”
- 明·王世贞:”结句十字,是遗民血泪。”
- 清·沈德潜:”以闲淡语写沉痛,得唐人三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