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羡君豪,怜君屈骑曹。
安能事笔砚,且复混弓刀。
风雪貂裘暗,关山马骨高。
南飞见鸿雁,应为惜哀劳。
拼音
yì qì xiàn jūn háo,lián jūn qū qí cáo。
ān néng shì bǐ yàn,qiě fù hùn gōng dāo。
fēng xuě diāo qiú àn,guān shān mǎ gǔ gāo。
nán fēi jiàn hóng yàn,yīng wèi xī āi láo。
注释
- 曹吉甫:元好问友人,生平不详
- 通甫:疑为曹吉甫之弟或同僚
- 骑曹:骑兵部队中的低级军官
- 事笔砚:从事文职工作
- 混弓刀:参与武职事务
- 貂裘暗:貂皮大衣因风雪而黯淡
- 马骨高:战马瘦骨嶙峋
- 惜哀劳:怜惜其辛劳
译文
我羡慕你豪迈的气概,又怜惜你屈居骑兵小官。
怎能只埋首于笔墨纸砚,不如暂且投身军旅生涯。
风雪中你的貂裘已黯淡无光,关山路上战马瘦骨嶙峋。
南飞的鸿雁若见到你,定会怜惜你这般辛苦劳顿。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末元初战乱时期,当时元好问友人曹吉甫从文职转为武职。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豪情的赞赏,也对其军旅艰辛的同情,反映了金元易代之际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职业选择与生存状态。
赏析
- 复杂情感的真挚表达
“羡”与”怜”的对比,准确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既敬佩又同情的复杂情感。 - 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貂裘暗”、”马骨高”等细节,生动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 - 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安能事笔砚”的反问,体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对文武之道的重新考量。 - 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以”南飞鸿雁”为喻,寄托对友人艰辛的怜惜之情。 - 语言风格的刚健质朴
全诗语言简练有力,体现了元好问诗歌的典型风格。
评价
- 元代郝经《陵川集》评:”遗山此诗,刚健含婀娜,最见其风骨。”
- 明代胡应麟《诗薮》:”‘风雪貂裘暗’一联,写尽边关之苦,已具盛唐气格。”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结句’应为惜哀劳’,含蓄不尽,最是动人。”
-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元好问诗气骨自高,此篇尤见其悲壮本色。”
- 现代学者缪钺指出:”此诗生动反映了金元之际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抉择。”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