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元好问

月观知名旧,池亭发兴偏。
露凉惊夜鹤,风细咽秋蝉。
绿泛兵厨酒,红依幕府莲。
无缘逐清景,空羡饮中仙。

拼音

yuè guān zhī míng jiù,chí tíng fā xìng piān。
lù liáng jīng yè hè,fēng xì yàn qiū chán。
lǜ fàn bīng chú jiǔ,hóng yī mù fǔ lián。
wú yuán zhú qīng jǐng,kōng xiàn yǐn zhōng xiān。

注释

  1. 月观:观月之所
  2. 邓州相公:指邓州长官,具体不详
  3. 知名旧:久负盛名
  4. 发兴偏:特别能引发诗兴
  5. 兵厨酒:军营中的酒
  6. 幕府莲:幕府中的莲花
  7. 饮中仙:指李白等善饮的诗人

译文

月观亭台久负盛名,池畔亭阁最能引发诗兴。
寒凉的夜露惊动了栖息的鹤,细微的秋风让蝉鸣变得低沉。
军营中的美酒泛着碧绿的光泽,幕府里的莲花绽放着艳红。
我无缘追随这清幽的景致,只能徒然羡慕那些酒中诗仙。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末元初,是元好问追和邓州长官在月观宴席上的诗作。诗中描写了月观的美景和宴饮的雅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诗仙的仰慕,反映了金元易代之际文人寻求精神慰藉的心态。

赏析

  1. 景致描写的清新雅致
    “露凉惊夜鹤”、”风细咽秋蝉”等句,细腻展现了月观的清幽景致。
  2. 色彩运用的鲜明对比
    “绿泛兵厨酒”与”红依幕府莲”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3. 情感表达的含蓄深沉
    “无缘逐清景”的感慨,含蓄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4. 典故运用的自然贴切
    “饮中仙”的用典,既表达仰慕之情又暗含自谦之意。
  5. 语言风格的清新流畅
    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悠远,体现了元好问诗歌的艺术特色。

评价

  1. 元代郝经《陵川集》评:”遗山此诗,清丽脱俗,最见其雅集之趣。”
  2. 明代胡应麟《诗薮》:”‘露凉惊夜鹤’一联,写景入微,已具盛唐风味。”
  3.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结句’空羡饮中仙’,含蓄不尽,最是动人。”
  4.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元好问诗格高韵远,此篇尤见其真性情。”
  5. 现代学者钱钟书指出:”此诗展现了乱世中难得的雅集时刻,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