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
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
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
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拼音
wǔ yún gōng què lù pán qiū,yín hàn wú shēng guì shù chóu。
fù dào jiàn kàn lián shàng yuàn,gē chuán réng nǐ xià yáng zhōu。
qǔ zhōng qīng zhǒng chuán xīn yuàn,mèng lǐ huá xū shī jiù yóu。
qù qù jiāng nán yǔ kāi fǔ,fèng huáng lóu pàn mò huí tóu。
注释
- 五云:五色祥云
- 露盘:承露盘
- 银汉:银河
- 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
- 上苑:皇家园林
- 戈船:战船
- 青冢:王昭君墓
-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
- 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诗人
- 凤凰楼:指金陵凤凰台
译文
秋日的承露盘浸润着五色祥云笼罩的宫阙,银河静默无声,月宫桂树依旧枝叶繁茂。
空中廊道渐渐延伸连接起皇家园林,战船却仍要南下扬州继续征讨。
琵琶曲里传来王昭君墓前的新怨,华胥美梦中再也寻不回往昔同游的欢乐。
此去江南就像当年的庾信,凤凰台畔千万不要回首,徒增离愁别绪。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前夕的天兴二年(1233年),是组诗第五首。当时金哀宗已逃离汴京,诗人预感国家将亡。诗中通过描写宫阙秋色与战争准备的对比,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金元易代之际文人的复杂心境。
赏析
- 今昔对比的艺术呈现
“五云宫阙”的祥瑞与”戈船南下”的肃杀形成强烈反差,突显时代变迁。 - 典故运用的巧妙自然
“青冢”、”华胥”、”庾信”等典故的运用,既含蓄又深化了历史厚重感。 - 情感表达的层次递进
从宫阙秋色到战争阴云,再到个人离愁,情感层层深入。 - 意象选择的精心设计
“露盘”、”桂树”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氛围,烘托亡国之忧。 - 语言风格的含蓄深沉
全诗语言典雅含蓄,情感内敛而深沉,体现了元好问晚年诗风。
评价
- 元代郝经《陵川集》评:”遗山此诗,含蓄深远,最见其亡国之忧。”
- 明代胡应麟《诗薮》:”‘银汉无声桂树稠’七字,写景入神,已具盛唐气象。”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结句’凤凰楼畔莫回头’,含蓄不尽,最是遗山本色。”
-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元好问晚年诗愈老愈工,此篇尤见其炉火纯青。”
- 现代学者钱钟书指出:”此诗展现了元好问将个人感伤与历史思考相融合的艺术成就。”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