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牡丹

元好问

梦里华胥失玉京,小阑春事自升平。
只缘造物偏留意,须信凡花浪得名。
蜀锦浪淘添色重,御炉风细觉香清。
金刀一剪肠堪断,绿鬓刘郎半白生。

拼音

mèng lǐ huá xū shī yù jīng,xiǎo lán chūn shì zì shēng píng。
zhī yuán zào wù piān liú yì,xū xìn fán huā làng dé míng。
shǔ jǐn làng táo tiān sè zhòng,yù lú fēng xì jué xiāng qīng。
jīn dāo yī jiǎn cháng kān duàn,lǜ bìn liú láng bàn bái shēng。

注释

  1. 华胥:传说中理想国
  2. 玉京:天宫,喻汴京
  3. 小阑:小花栏
  4. 刘郎:刘禹锡,此处诗人自指

译文

恍惚梦境中,那华胥仙境已不见汴梁踪影,小小花栏里,紫牡丹兀自绽放着太平春色。
只因造物主对这花儿格外垂青,才知寻常花卉的虚名何等浅薄。
似蜀锦经浪洗涤更显色泽浓艳,如御炉香烟袅袅愈觉芬芳清绝。
金剪裁枝时,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当年绿鬓风流的刘郎,如今已是半头华发。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借咏紫牡丹寄托对故国的思念。诗中通过牡丹的盛放与凋零,抒发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年华老去之悲。

赏析

  1. 意象系统构建
  • 梦境意象:”华胥”、”玉京”写故国之思
  • 花卉意象:”紫牡丹”为全诗核心
  • 工艺意象:”蜀锦”、”御炉”显皇家气象
  • 衰老意象:”绿鬓半白”叹时光流逝
  1. 艺术手法解析
  • 虚实相生:梦中故国与眼前牡丹
  • 以小见大:小花栏寄托大哀思
  • 对仗精工:”蜀锦”对”御炉”,”浪淘”对”风细”
  • 用典自然:”刘郎”自喻不着痕迹
  1.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梦境与现实对比
  • 颔联:赞叹牡丹非凡
  • 颈联:描写牡丹之美
  • 尾联:抒发伤春之情
  1.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浪淘”写花色变化
  • 炼字传神:”觉”字显香气幽微
  • 音韵流转:押平声韵,婉转低回
  • 含蓄深沉:亡国之痛寓于花事

评价

  1. 明·胡应麟:”遗山咏物,此篇最见寄托”(《诗薮》)
  2. 清·赵翼:”‘金刀一剪肠堪断’,七字写尽遗民心事”(《瓯北诗话》)
  3. 近代·王国维:”借牡丹写沧桑之感,遗山独步”(《人间词话》)
  4. 现代·钱钟书:”紫牡丹者,故都之象征也”(《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