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继先

元好问

清霜茅屋耿无眠,坐忆分携一慨然。
楚客登临动归兴,谢公哀乐感中年。
凄凉古驿人烟外,迤逦荒山雪意边。
千树春风水杨柳,待君同系晋溪船。

拼音

qīng shuāng máo wū gěng wú mián,zuò yì fēn xié yī kǎi rán。
chǔ kè dēng lín dòng guī xìng,xiè gōng āi yuè gǎn zhōng nián。
qī liáng gǔ yì rén yān wài,yǐ lǐ huāng shān xuě yì biān。
qiān shù chūn fēng shuǐ yáng liǔ,dài jūn tóng xì jìn xī chuán。

注释

  1. 刘继先:元好问友人
  2. 耿无眠:耿耿不寐
  3. 楚客:指漂泊在外的游子
  4. 谢公:指东晋谢安,此处诗人自比
  5. 晋溪:山西晋水支流

译文

寒霜凝结在茅屋檐角,长夜无眠独坐灯前,忆起当年分别情景,不禁感慨万千。
我这漂泊楚地的游子,登高望远顿生归思,如同谢安中年时,深谙人生哀乐无常。
凄冷的古驿站孤立在人烟稀远处,蜿蜒的荒山尽头,已见初雪微茫。
待到来年春风吹拂,千树杨柳轻拂水面,盼与你一同将小船系在晋溪岸旁。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隐居山西期间。诗中通过描写冬夜思友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意象系统构建
  • 季节意象:”清霜”、”雪意”写寒冬
  • 建筑意象:”茅屋”、”古驿”显寂寥
  • 山水意象:”荒山”、”晋溪”绘隐居地
  • 植物意象:”杨柳”寄托希望
  1. 艺术手法解析
  • 今昔对比:眼前孤寂与未来相聚
  • 用典自然:楚客、谢公不着痕迹
  • 对仗精工:”楚客”对”谢公”,”古驿”对”荒山”
  • 虚实相生:实写冬景,虚写春约
  1.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冬夜不眠忆友
  • 颔联:借古抒怀
  • 颈联:描写眼前荒凉
  • 尾联:期待春日重逢
  1.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耿”字写失眠状态
  • 炼字传神:”动”字显归心迫切
  • 音韵流转:押平声韵,婉转低回
  • 含蓄深沉:亡国之痛寓于友情

评价

  1. 明·胡应麟:”遗山寄友,此篇最见清旷”(《诗薮》)
  2. 清·赵翼:”‘待君同系晋溪船’,七字写尽故交深情”(《瓯北诗话》)
  3. 近代·王国维:”以冬景写春思,遗山独得三昧”(《人间词话》)
  4. 现代·缪钺:”晋溪杨柳之约,见遗山真性情”(《元好问年谱》)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