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荅商孟卿

元好问

窈渺朱弦寂寞心,得诗何啻得黄金。
冷猿挂梦山月暝,老雁叫群江渚深。
异县五年仍隔阔,荒城连日想登临。
书来且只平安了,拨触离愁恐不禁。

拼音

yǎo miǎo zhū xián jì mò xīn,dé shī hé chì dé huáng jīn。
lěng yuán guà mèng shān yuè míng,lǎo yàn jiào qún jiāng zhǔ shēn。
yì xiàn wǔ nián réng gé kuò,huāng chéng lián rì xiǎng dēng lín。
shū lái qiě zhǐ píng ān le,bō chù lí chóu kǒng bù jīn。

注释

  1. 商孟卿:元好问友人
  2. 朱弦:琴弦,喻知音
  3. 何啻:何止
  4. 挂梦:入梦
  5. 江渚:江中小洲
  6. 拨触:触动

译文

知音难觅,寂寞萦绕心头,收到你的诗作,胜过得到黄金。
寒猿夜啼,惊扰山月幽梦,老雁呼伴,声彻江畔深渚。
五年漂泊,依旧相隔异地,连日独对荒城,空怀登临之想。
来信但道平安便好,只怕触动离愁,再难自禁。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流寓他乡期间。诗中通过描写孤独的羁旅生活和珍贵的友情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作为遗民的孤寂情怀。

赏析

  1. 意象系统构建
  • 音乐意象:”朱弦”喻知音难觅
  • 动物意象:”冷猿”、”老雁”写孤独
  • 自然意象:”山月”、”江渚”绘寂寥
  • 空间意象:”异县”、”荒城”显漂泊
  1. 艺术手法解析
  • 比喻新奇:”得黄金”显友情珍贵
  • 视听交融:猿声与雁鸣构成声音画面
  • 对仗精工:”冷猿”对”老雁”,”山月”对”江渚”
  • 虚实相生:实写孤独,虚写思念
  1.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写寂寞与得诗之喜
  • 颔联:描写孤独夜景
  • 颈联:陈述漂泊实况
  • 尾联:表达矛盾心理
  1.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窈渺”写琴音幽远
  • 炼字传神:”挂”字显梦之脆弱
  • 音韵顿挫:平仄相间显情感起伏
  • 含蓄深沉:离愁别绪不露而显
  1. 深层意蕴探讨
  • 知音之思:通过”朱弦”意象,表达对精神知己的渴求
  • 时间意识:”五年”跨度凸显漂泊之久
  • 空间阻隔:”异县”与”荒城”形成双重孤独
  • 心理矛盾:既盼来信又怕触动离愁的复杂心境

评价

  1. 明·胡应麟:”遗山寄友诗,此篇最见孤怀”(《诗薮》)
  2. 清·赵翼:”‘得诗何啻得黄金’,七字写尽友道珍贵”(《瓯北诗话》)
  3. 近代·王国维:”冷猿老雁之对,遗山独得神韵”(《人间词话》)
  4. 现代·钱钟书:”以声音意象写孤独,古今绝唱”(《谈艺录》)
  5. 当代·叶嘉莹:”五年异县之叹,写尽遗民时空之痛”(《元好问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