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除夜

元好问

六街歌鼓待晨钟,四壁寒斋只病翁。
鬓雪得年应更白,灯花何喜也能红。
养生有论人空老,祖道无诗鬼亦穷。
数日西园看车马,一番桃李又春风。

拼音

liù jiē gē gǔ dài chén zhōng,sì bì hán zhāi zhǐ bìng wēng。
bìn xuě dé nián yīng gèng bái,dēng huā hé xǐ yě néng hóng。
yǎng shēng yǒu lùn rén kōng lǎo,zǔ dào wú shī guǐ yì qióng。
shù rì xī yuán kàn chē mǎ,yī fān táo lǐ yòu chūn fēng。

注释

  1. 汴梁:今河南开封,金朝南京
  2. 除夜:除夕夜
  3. 祖道:祭路神,指送别
  4. 西园:汴梁园林

译文

六街歌舞鼓乐等待新年钟声,四面寒斋中只有我这病弱老翁。
鬓边白雪随着年岁应当更白,灯花无故也能绽放红色。
空谈养生之道人却老去,没有送别诗连鬼也贫穷。
几日前去西园看车马往来,转眼桃李花开又是一番春风。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在汴梁度过的除夕夜。诗中通过对比外界的欢庆与自身的孤寂,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1. 意象系统构建
  • 节日意象:”歌鼓”、”晨钟”写新年
  • 孤寂意象:”寒斋”、”病翁”显凄凉
  • 衰老意象:”鬓雪”、”灯花”叹时光
  • 自然意象:”桃李”、”春风”喻变迁
  1. 艺术手法解析
  • 对比强烈:外界欢庆与内心孤寂
  • 反讽笔法:”何喜”质疑灯花报喜
  • 对仗精工:”养生”对”祖道”,”人空老”对”鬼亦穷”
  • 时空跳跃:从除夜到春日
  1.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场景对比定基调
  • 颔联:自叹年华老去
  • 颈联:反思人生价值
  • 尾联:感慨时光流逝
  1.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得年”显时间累积
  • 炼字传神:”空”字写无奈
  • 音韵顿挫:平仄相间显思考
  • 含蓄深沉:亡国之痛不着一字
  1. 深层意蕴探讨
  • 身体感知:通过”病翁”强化衰老体验
  • 时间意识:从除夜到春日的快速切换
  • 存在思考:”鬼亦穷”的终极追问
  • 历史反思:桃李春风中的沧桑感

评价

  1. 明·王世贞:”遗山除夜之作,字字含泪”(《艺苑卮言》)
  2. 清·赵翼:”‘灯花何喜也能红’,七字写尽遗民酸楚”(《瓯北诗话》)
  3. 近代·陈垣:”以除夜写金亡之痛,沉痛入骨”(《元西域人华化考》)
  4. 现代·钱钟书:”桃李春风之变,遗山独得史笔”(《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