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

元好问

白雪朱弦一再行,春风纤指十三星。
云窗雾阁有今夕,宝靥罗裙无此声。
萧洒寒松度虚籁,悠扬飞絮搅青冥。
胎仙不比湘灵瑟,五字钱郎莫漫惊。

拼音

bái xuě zhū xián yī zài xíng,chūn fēng xiān zhǐ shí sān xīng。
yún chuāng wù gé yǒu jīn xī,bǎo yè luó qún wú cǐ shēng。
xiāo sǎ hán sōng dù xū lài,yōu yáng fēi xù jiǎo qīng míng。
tāi xiān bù bǐ xiāng líng sè,wǔ zì qián láng mò màn jīng。

注释

  1. 风入松:古琴曲名
  2. 白雪:古琴曲《阳春白雪》
  3. 十三星:古琴十三个徽位
  4. 胎仙:琴曲《胎仙操》
  5. 湘灵瑟:湘水女神之瑟
  6. 五字钱郎:指唐代诗人钱起

译文

先奏一曲《白雪》再弹《朱弦》,春风般的纤指轻拂十三琴徽。
云窗雾阁中难得今宵良夜,纵有宝钿罗裙也比不上这琴音。
潇洒似寒松穿越虚谷回响,悠扬如飞絮搅动九天青云。
《胎仙操》不及湘灵瑟曲妙,钱郎的”五字诗”也不必惊奇。

背景

此诗作于元好问晚年,记录聆听乔夫人弹奏古琴曲《风入松》的感受。诗中通过对琴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高雅的音乐鉴赏力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

赏析

  1. 意象系统构建
  • 音乐意象:”白雪”、”朱弦”写琴曲
  • 自然意象:”春风”、”寒松”、”飞絮”喻琴音
  • 神话意象:”湘灵”、”胎仙”增仙气
  • 人物意象:”钱郎”作艺术参照
  1. 艺术手法解析
  • 通感手法:将琴音化为自然景象
  • 用典自然:湘灵、钱起典故不着痕迹
  • 对仗精工:”萧洒”对”悠扬”,”寒松”对”飞絮”
  • 虚实相生:实写琴音,虚写艺术境界
  1.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写演奏曲目与指法
  • 颔联:赞琴音超越俗世
  • 颈联:描摹琴音意境
  • 尾联:评价艺术成就
  1.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纤指”写演奏姿态
  • 炼字传神:”搅”字显琴音力度
  • 音韵流转:押平声韵,婉转悠扬
  • 含蓄典雅:艺术评价不露而显
  1. 深层意蕴探讨
  • 听觉艺术:将抽象琴音具象化
  • 审美体验:”无此声”的超越性判断
  • 艺术比较:不同音乐形式的品评
  • 文人雅趣:通过听琴展现生活境界

评价

  1. 明·王世贞:”遗山听琴诗,此篇最得神韵”(《艺苑卮言》)
  2. 清·赵翼:”‘悠扬飞絮搅青冥’,七字尽得琴理”(《瓯北诗话》)
  3. 近代·王国维:”以自然意象写琴音,遗山独步”(《人间词话》)
  4. 现代·钱钟书:”寒松飞絮之喻,古今琴诗绝唱”(《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