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
王粲从军正年少,庾郎入幕更风流。
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虎头。
寄谢溪风亭上月,老夫乘兴欲西游。
拼音
gōng dāo shí yì yuè lián zhōu,wèi shuǐ qín shān dé yì qiū。
wáng càn cóng jūn zhèng nián shào,yǔ láng rù mù gèng fēng liú。
hán xiāng kuàng wèi zhēn jī lèi,qīng jìng gōng míng shǔ hǔ tóu。
jì xiè xī fēng tíng shàng yuè,lǎo fū chéng xìng yù xī yóu。
注释
- 樊顺之:元好问友人
- 岳莲州:地名,具体不详
-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少年从军
- 庾郎:庾信,南朝文人
- 鸡肋:喻乏味又舍不得的事物
- 虎头: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喻功名如画
译文
你携弓带刀,一路西行十驿,直抵岳莲州,渭水映秦山,正值天高气爽的清秋。
似王粲少年从军,正当意气风发,如庾信入幕为宾,更显文采风流。
我这寒乡况味,真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功名在明镜中,不过如顾恺之画虎头。
且托那溪风亭上的明月相告:老夫也要乘着兴致,西去与你同游!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送友人樊顺之从军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赏析
- 意象系统构建
- 军旅意象:”弓刀”、”十驿”写从军
- 地理意象:”渭水”、”秦山”绘西北
- 历史意象:”王粲”、”庾信”喻友人
- 生活意象:”鸡肋”、”清镜”表现状
- 艺术手法解析
- 用典自然:王粲、庾信典故不着痕迹
- 对仗精工:”王粲”对”庾郎”,”从军”对”入幕”
- 比喻新奇:”鸡肋”喻生活状态
- 虚实相生:实写送别,虚写己志
-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写友人征程
- 颔联:赞友人风采
- 颈联:叹自身处境
- 尾联:抒西游之志
-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得意”显友人豪情
- 炼字传神:”属”字写功名虚幻
- 音韵流转:押平声韵,明快洒脱
- 含蓄深沉:亡国之痛寓于个人选择
- 深层意蕴探讨
- 年龄意识:少年从军与老夫游兴对比
- 空间政治:西北征程与寒乡生活
- 身体隐喻:”鸡肋”体现生存状态
- 自我解嘲:以”虎头”消解功名
评价
- 明·王世贞:”遗山送别,此篇最见豪宕”(《艺苑卮言》)
- 清·赵翼:”‘功名属虎头’,五字写尽遗民心态”(《瓯北诗话》)
- 近代·陈衍:”借送友写己志,遗山独得此法”(《石遗室诗话》)
- 现代·钱钟书:”鸡肋虎头之对,妙绝古今”(《谈艺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