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拼音
shū lái liáo dé wèi huái sī,qīng jìng píng míng jiàn bái zī。
míng yuè gāo lóu yàn shì jiǔ,méi huā rén rì cǎo táng shī。
fēng guāng liú zhuǎn hé duō tài,ér nǚ qīng hóng yòu yī shí。
jiàn dǐ gū sōng èr qiān chǐ,yīn qín liú kàn suì hán zhī。
注释
- 人日:正月初七
- 愚斋张纬文:元好问友人张纬,号愚斋
- 燕市:指燕京(北京)
- 草堂诗:杜甫草堂诗,喻高雅诗作
- 岁寒枝:典出《论语》,喻坚贞品格
译文
收到来信聊慰思念之情,清晨对镜又见白发新生。
记得燕京高楼明月共饮,人日草堂赏梅赋诗唱和。
风光流转变幻无穷,儿女成长又是一春。
深涧孤松高耸二千尺,且留待看它傲雪凌霜的雄姿。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在正月初七(人日)怀念友人张纬文时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往日交游和描写眼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坚贞品格的赞美。
赏析
- 意象系统构建
- 书信意象:”书来”写友情联络
- 衰老意象:”白髭”显岁月流逝
- 回忆意象:”燕市酒”、”草堂诗”忆往昔
- 自然意象:”孤松”喻坚贞品格
- 艺术手法解析
- 今昔对比:回忆与现状交织
- 用典自然:”草堂诗”、”岁寒枝”不着痕迹
- 对仗精工:”明月”对”梅花”,”高楼”对”草堂”
- 以景结情:孤松形象收束全篇
- 情感脉络发展
- 首联:写收信感慨
- 颔联:忆往昔交游
- 颈联:叹时光流转
- 尾联:赞坚贞品格
- 语言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聊得”显慰藉有限
- 炼字传神:”见”字写突然发现
- 音韵流转:押平声韵,婉转悠扬
- 含蓄深沉:亡国之痛寓于友情
- 深层意蕴探讨
- 时间意识:”白髭”与”青红”的年龄对照
- 空间记忆:从燕市到草堂的地理跨越
- 身体政治:”白髭”的衰老隐喻
- 人格象征:孤松作为遗民精神图腾
评价
- 明·胡应麟:”遗山怀友,此篇最见风骨”(《诗薮》)
- 清·赵翼:”‘涧底孤松二千尺’,七字尽得岁寒神韵”(《瓯北诗话》)
- 近代·王国维:”以孤松喻志,遗山独得神髓”(《人间词话》)
- 现代·钱钟书:”人日梅花之忆,古今怀友绝唱”(《谈艺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