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居庸

蔡珪

乱石妨车毂,深沙困马蹄。
天分斗南北,人问日东西。
侧脚柴荆短,平头土舍低。
山花两三树,笑杀武陵溪。

拼音

luàn shí fáng chē gū,shēn shā kùn mǎ tí。
tiān fèn dǒu nán běi,rén wèn rì dōng xī。
cè jiǎo chái jīng duǎn,píng tóu tǔ shè dī。
shān huā liǎng sān shù,xiào shā wǔ líng xī。

注释

  1. 居庸:居庸关,长城重要关口
  2. 斗南北:北斗星指引南北方向
  3. 武陵溪: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入口

译文

嶙峋乱石阻碍车轮前行,深厚沙土困住马蹄奋进。
仰望北斗分辨南北方向,询问路人确认东西路径。
侧身穿过低矮的荆棘丛,低头进入简陋的土坯房。
山间几树野花自在绽放,比武陵溪畔更显天然意趣。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蔡圭出使途经居庸关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塞外旅途的艰辛,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野趣的欣赏。

赏析

  1. 旅途艰辛的真实记录
    “乱石碍轮”与”深沙困马”的细节。这种行役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的边塞写实相似。
  2. 方向辨识的生动刻画
    “问斗辨日”的导航细节。这种生活观察,较之泛泛写景更富特色,反映金代使臣的实用智慧。
  3. 自然野趣的由衷赞赏
    “山花笑武陵”的对比。这种情感表达,较之直接抒情更显新意,体现诗人对天然之美的发现。
  4. 语言风格的质朴刚健
    “柴荆短”与”土舍低”的白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北朝民歌的直率,又带有金源文学的朴拙。
  5. 结构布局的由苦转乐
    前六句写行路艰难,后二句转山花怡人。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评价

  1. 元好问评:”‘笑武陵’三字,写尽野趣真淳”(《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岑嘉州边塞筋骨”(《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两三树’,以小见大”(《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