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黄昏噪晚鸦,瑶尘细逐九云车。
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浊酒无人同此兴,扁舟有客访谁家。
明朝试望东林树,百尺寒梢倚玉叉。
拼音
mén wài huáng hūn zào wǎn yā,yáo chén xì zhú jiǔ yún chē。
fēng nián dài zuò sān dēng zhào,mù jǐng chóng kāi liù chū huā。
zhuó jiǔ wú rén tóng cǐ xìng,piān zhōu yǒu kè fǎng shuí jiā。
míng zhāo shì wàng dōng lín shù,bǎi chǐ hán shāo yǐ yù chā。
注释
- 坡公:指苏轼
- 瑶尘:喻雪
- 三登:连续三年丰收
- 六出花:雪花(六瓣)
- 玉叉:树枝积雪如白玉叉
译文
黄昏时分门外晚鸦聒噪,琼瑶般的雪尘追逐着仙家云车。
丰年将现三登祥兆,暮色中又见六出雪花绽放。
独饮浊酒无人共享此雅兴,江上扁舟不知将访谁家。
待明朝试看东林树木,百尺寒枝已缀满玉琢般的冰叉。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冬,蔡圭模仿苏轼诗风咏雪而作。诗中既描绘了雪景,又抒发了诗人孤寂之情和对丰年的期盼。
赏析
- 雪景意象的奇幻描绘
“瑶尘逐云车”的仙家想象。这种意象创造,较之单纯写景更富诗意,与苏轼”玉楼银阙”的雪景描写相似。 - 双关修辞的巧妙运用
“六出花”的雪花与祥瑞双关。这种语言技巧,较之直白叙述更显文雅,体现诗人”以学问为诗”的特点。 - 孤寂情感的真挚表达
“浊酒独饮”与”扁舟谁家”的设问。这种情感抒发,较之含蓄暗示更显力度,反映金代文人的典型心境。 - 语言风格的清丽典雅
“瑶尘”的华美,”玉叉”的奇喻,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苏轼的清旷,又带有北方文学的刚健。 - 结构布局的虚实相生
前四句写实景,后四句转遐想。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拟苏”而不泥古的创作态度。
评价
- 元好问评:”‘玉叉’二字,写尽雪枝奇观”(《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东坡《雪后书北台壁》神韵”(《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倚玉叉’,化工之笔”(《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