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其一

蔡珪

琴里忘忧尽日弹,百忧俱息夜初阑。
青灯把卷逢真味,绿酒倾尊破薄寒。
月色半留梧影上,露华应到菊花团。
在家须信贫犹好,梦想人间行路难。

拼音

qín lǐ wàng yōu jìn rì tán,bǎi yōu jù xī yè chū lán。
qīng dēng bǎ juàn féng zhēn wèi,lǜ jiǔ qīng zūn pò bó hán。
yuè sè bàn liú wú yǐng shàng,lù huá yīng dào jú huā tuán。
zài jiā xū xìn pín yóu hǎo,mèng xiǎng 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注释

  1. 张温仲:蔡圭友人
  2. 夜初阑:夜将尽
  3. 露华:露水
  4. 菊花团:菊花丛

译文

整日弹琴以忘却忧愁,待到夜深百忧方休。
青灯下展卷得读书真趣,绿酒满杯驱散微微秋寒。
月光半留在梧桐树影上,露珠想必已凝在菊丛间。
在家方知贫居亦有乐趣,遥想人间行路多么艰难。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秋,蔡圭和友人张温仲诗韵而作。诗中表达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对世路艰难的感慨。

赏析

  1. 闲居生活的诗意呈现
    “琴忘忧”与”灯把卷”的雅趣。这种生活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陶渊明”乐琴书以消忧”的境界相似。
  2. 秋夜意境的细腻营造
    “梧影月”与”菊团露”的意象组合。这种环境描写,较之泛泛写景更富层次,体现诗人对自然观察的敏锐。
  3. 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
    “贫犹好”与”行路难”的对比。这种思想表达,较之直接议论更显含蓄,反映金代文人的典型心态。
  4. 语言风格的简淡自然
    “尽日弹”的白描,”破薄寒”的精准,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陶渊明的平淡,又带有北方文学的质朴。
  5. 结构布局的由实入虚
    前六句写闲居实景,后二句转人生感慨。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即小见大”的构思能力。

评价

  1. 元好问评:”‘菊团露’三字,写尽秋夜清绝”(《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陶彭泽《饮酒》真趣”(《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行路难’,去住之思见于言外”(《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