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头春色开重酎,门外春风改裌衣。
灼灼向来花又笑,翩翩几处燕于飞。
山阴未辨羲之集,沂上聊从点也归。
节物惊心遽如许,却因观化识天机。
拼音
wèng tóu chūn sè kāi chóng zhòu,mén wài chūn fēng gǎi jiá yī。
zhuó zhuó xiàng lái huā yòu xiào,piān piān jǐ chù yàn yú fēi。
shān yīn wèi biàn xī zhī jí,yí shàng liáo cóng diǎn yě guī。
jié wù jīng xīn jù rú xǔ,què yīn guān huà shí tiān jī。
注释
- 重酎:重酿美酒
- 裌衣:夹衣
- 点也:曾点,孔子弟子
- 观化:观察自然变化
译文
酒瓮中春色化作醇厚美酒,门外春风已催人换上夹衣。
明艳的花朵依旧含笑绽放,轻盈的燕子几处自在翻飞。
未及如王羲之山阴修禊事,姑且效曾点沂水咏而归。
节物变迁如此令人心惊,却因观察造化领悟天机。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暮春,蔡圭和户部尚书曹望之(字景萧)诗而作。诗中描绘了暮春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哲思。
赏析
- 暮春特征的精准捕捉
“改裌衣”与”燕于飞”的季候细节。这种季节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观察力相似。 - 历史典故的巧妙化用
“羲之集”与”点也归”的文人雅事。这种用典方式,较之生硬引用更显自然,体现诗人”以学问为诗”的创作特点。 - 自然哲理的深刻体悟
“观化识天”的道家思想。这种哲学思考,较之单纯写景更显深度,反映金代文人”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 - 语言风格的清雅含蓄
“花又笑”的拟人,”燕于飞”的白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王维的清雅,又带有北方文学的质朴。 - 结构布局的由景入理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哲理。这种结构,较之情景混杂更显章法,体现”即物穷理”的思维方式。
评价
- 元好问评:”‘识天机’三字,写尽观物之妙”(《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程明道’万物静观皆自得’意趣”(《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识天机’,见道之言”(《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