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

蔡珪

北墉开处叶森森,政以多花负赏音。
小智区区能卫足,孤忠耿耿祗倾心。

拼音

běi yōng kāi chù yè sēn sēn,zhèng yǐ duō huā fù shǎng yīn。
xiǎo zhì qū qū néng wèi zú,gū zhōng gěng gěng zhī qīng xīn。

注释

  1. 北墉:北墙
  2. 赏音:知音
  3. 卫足:典出《左传》,葵能”卫其足”
  4. 祗:只

译文

北墙下开放的葵花叶茂枝繁,
却因花朵太多反而难遇知音。
区区小智尚能保护自身根基,
一片孤忠只能永远向着太阳倾心。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蔡圭借咏葵花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诗中通过葵花”卫足”与”倾心”的特性,抒发了诗人虽处逆境仍坚守忠诚的情怀。

赏析

  1. 咏物寓志的巧妙构思
    “卫足”与”倾心”的双重特性描写。这种咏物手法,较之单纯状物更显深度,与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寄托相似。
  2. 政治隐喻的含蓄表达
    “负赏音”与”孤忠”的对比。这种情感抒发,较之直接言志更显文人风骨,反映金代汉族文人的典型心态。
  3. 典故运用的自然贴切
    “卫足”典出《左传》,”倾心”化用葵花向阳特性。这种用典方式,较之生硬引用更显学识修养。
  4. 语言风格的刚健质朴
    “叶森森”的直白,”祗倾心”的决绝,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杜甫的沉郁,又带有北方文学的刚劲。
  5. 结构布局的由形入神
    前两句写形,后两句转神。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思想性,体现”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

评价

  1. 元好问评:”‘祗倾心’三字,写尽孤臣心事”(《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杜子美《古柏行》遗意”(《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倾心’,忠爱之忱溢于言表”(《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