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开编乐有馀,古人妙处不欺予。
胸中更著五千卷,未到汉家城旦书。
拼音
jìng rì kāi biān lè yǒu yú,gǔ rén miào chù bù qī yú。
xiōng zhōng gèng zhù wǔ qiān juǎn,wèi dào hàn jiā chéng dàn shū。
注释
- 开编:打开书卷
- 城旦书:汉代刑罚,指焚书坑儒
- 五千卷:形容学识渊博
译文
整日翻阅书卷乐趣无穷,
古人的精妙之处从不欺我。
纵然胸中再添五千卷学问,
也达不到汉代焚书的城旦之刑所指的典籍数量。
背景
此诗作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蔡圭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所作。诗中通过读书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文化浩劫的反思。
赏析
- 读书乐趣的真切表达
“竟日开编”与”乐有馀”的直接抒发。这种情感表达,较之含蓄暗示更显文人本色,与朱熹”读书之乐乐何如”的直抒胸臆相似。 - 历史反思的深刻寄托
“城旦书”的典故运用。这种历史参照,较之单纯抒情更显思想深度,反映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患意识。 - 学识境界的谦逊表态
“五千卷”与”未到”的对比。这种自我认知,较之自夸更显士人风骨,体现”学然后知不足”的治学态度。 - 语言风格的简劲有力
“不欺予”的口语化,”城旦书”的凝重,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韩愈的雄健,又带有北方文学的质朴。 - 结构布局的今古交织
前两句写当下读书,后两句转历史反思。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历史纵深感,体现”以古鉴今”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元好问评:”‘城旦书’三字,写尽文厄之痛”(《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闲闲此作,得韩退之《调张籍》筋骨”(《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未到’,忧思深远”(《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