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段乘凉未五更,徐河十里雾中行。
前村烟树望不见,欲到忽闻鸡犬声。
拼音
kuǎn duàn chéng liáng wèi wǔ gēng,xú hé shí lǐ wù zhōng xíng。
qián cūn yān shù wàng bú jiàn,yù dào hū wén jī quǎn shēng。
注释
- 款段:马行迟缓貌
- 徐河:今河北徐水
- 未五更:天未亮
译文
骑着慢马乘着凉意天尚未明,
沿着徐河十里路在雾中前行。
前方村落的烟树全然看不见,
将到时忽听得鸡鸣犬吠声声。
背景
此诗作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蔡圭奉命出使途经燕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北方清晨雾中行旅的独特体验。
赏析
- 北方晨景的生动刻画
“雾中行”与”未五更”的时间设定。这种环境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王维”空山新雨后”的观察力相似。 - 听觉视觉的巧妙转换
“望不见”到”忽闻声”的感官变化。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层次感,体现”以声写静”的传统手法。 - 行旅体验的真实记录
“款段马”的缓行与”雾中行”的艰难。这种细节捕捉,较之泛泛叙述更显生活气息,反映金代使臣的旅途实况。 -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未五更”的口语化,”忽闻”的意外感,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杨万里的活泼,又带有北方文学的质朴。 - 结构布局的由远及近
前两句写背景,后两句转焦点。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画面感,体现”移步换景”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元好问评:”‘忽闻声’三字,写尽旅途真趣”(《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岑嘉州边塞诗真味”(《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鸡犬声’,余韵袅袅”(《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