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春山几点螺,楼头望处染双蛾。
不知深浅随宜否,却倩菱花问眼波。
拼音
lóu wài chūn shān jǐ diǎn luó,lóu tóu wàng chù rǎn shuāng é。
bù zhī shēn qiǎn suí yí fǒu,què qiàn líng huā wèn yǎn bō。
注释
- 几点螺:形容远山如螺髻
- 双蛾:双眉
- 菱花:菱花镜
- 眼波:眼神流转如波
译文
楼外春山如几点青螺,
在楼头眺望时染就了双眉。
不知画得深浅是否合宜,
还得借菱花镜来询问眼波。
背景
此诗作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是蔡圭《画眉曲》组诗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女子画眉的细节,展现了闺阁情趣和生活美学。
赏析
- 闺阁雅趣的细腻捕捉
“山如螺”与”眉染黛”的意象关联。这种生活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的闺情词相似。 - 女性心理的巧妙传达
“问眼波”的含蓄表达。这种情感处理,较之直白叙述更富韵味,反映金代文人词曲化的诗风倾向。 - 审美互文的艺术构思
“山色”与”眉妆”的相互映照。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层次感,暗合”远山眉”的妆容传统。 - 语言风格的婉丽清新
“几点螺”的精致,”问眼波”的灵动,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花间词的婉约,又带有北方文学的明快。 - 结构布局的由远及近
前两句写远景映照,后两句转近景细节。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画面感,体现”诗中有画”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元好问评:”‘问眼波’三字,写尽闺阁韵致”(《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温飞卿《菩萨蛮》神理”(《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菱花问’,妙在含蓄”(《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