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曲七首·其二

蔡珪

小閤新裁寄远书,书成欲遣更踟蹰。
黛痕试与双双印,封入云笺认得无。

拼音

xiǎo gé xīn cái jì yuǎn shū,shū chéng yù qiǎn gèng chí chú。
dài hén shì yǔ shuāng shuāng yìn,fēng rù yún jiān rèn dé wú。

注释

  1. 小閤:闺阁
  2. 黛痕:画眉的痕迹
  3. 云笺:精美的信纸

译文

在闺阁中新写好寄往远方的书信,
写成后要寄出时却又犹豫不决。
试着将画眉的痕迹双双印上,
封入信笺后你能否辨认出来?

背景

此诗作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是蔡圭《画眉曲》组诗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女子寄书时的微妙心理,展现了细腻的闺阁情思。

赏析

  1. 闺情心理的精准捕捉
    “欲遣踟蹰”的犹豫状态。这种心理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李清照”欲说还休”的表达异曲同工。
  2. 爱情印记的独特创意
    “黛痕印笺”的细节构思。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较之直接倾诉更富新意,反映金代爱情诗的艺术创新。
  3.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黛痕”的实与”认得无”的虚。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平面描写更富想象力,暗合”欲寄彩笺兼尺素”的传统意象。
  4. 语言风格的婉约含蓄
    “双双印”的缠绵,”认得无”的试探,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花间词的精巧,又带有北方文学的率真。
  5. 结构布局的由实入虚
    前两句写实景行动,后两句转心理活动。这种结构,较之情景混杂更显章法,体现”即事抒怀”的构思特点。

评价

  1. 元好问评:”‘黛痕印’三字,写尽闺中巧思”(《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闲闲此作,得李易安《一剪梅》神韵”(《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认得无’,余味曲包”(《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