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云根玉作纹,纹间有月半痕新。
若为唤取文姬辈,分付云窗笔下春。
拼音
lóng wěi yún gēn yù zuò wén,wén jiān yǒu yuè bàn hén xīn。
ruò wéi huàn qǔ wén jī bèi,fēn fù yún chuāng bǐ xià chūn。
注释
- 龙尾云根:形容砚台材质,龙尾为歙砚,云根指石纹
- 文姬:蔡文姬,代指才女
- 云窗:书斋窗户
- 笔下春:文笔如春
译文
龙尾砚石云根般的玉纹间,
纹理中映着半痕新月清光。
若能唤来蔡文姬这样的才女,
定让她在云窗下运笔生春。
背景
此诗作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是蔡圭《画眉曲》组诗的第五首。诗中通过咏砚寄意,表达了对才女文采的向往。
赏析
- 砚台美学的诗意呈现
“玉纹”与”月痕”的意象组合。这种咏物描写,较之概念化赞美更富想象力,与李贺”端州石工巧如神”的砚台诗相似。 - 才女追慕的含蓄表达
“唤文姬”与”笔下春”的联想。这种情感抒发,较之直接倾诉更显文雅,反映金代文人对才女文化的推崇。 - 艺术通感的巧妙运用
“纹间月痕”的视觉与”笔下春”的意境。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层次感,暗合”诗中有画”的传统美学。 - 语言风格的清丽典雅
“云根玉纹”的精致,”笔下春”的灵动,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西昆体的华美,又带有北方文学的爽朗。 - 结构布局的由物及人
前两句咏砚,后两句转才女。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托物寄怀”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元好问评:”‘笔下春’三字,写尽文心妙趣”(《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蔡正甫此作,得李长吉《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神髓”(《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分付春’,见诗人怜才之意”(《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