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黄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篱笆。
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花时。
拼音
hóng shù huáng máo yě lǎo jiā,
rì gāo shān quǎn fèi lí ba。
hé cūn huì yì wú tā shì,
dìng shì rén lái jiè huā shí。
注释
- 红树黄茅:秋日山居景色,红树指枫树等,黄茅指枯黄的茅草
- 野老家:山野老人的住所,诗人自指
- 日高:太阳高挂,指正午时分
- 山犬:看家护院的狗
- 合村会议:全村人聚集商议
- 借花时:赏花时节有人来访
译文
红枫黄茅掩映着我的山野之家,正午时分家犬对着篱笆汪汪叫。
全村人聚集商议却无事发生,定是赏花时节有客人来访了。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45岁,隐居苏州桃花坞时期。诗中描绘了秋日山居生活的一个片段,反映了诗人远离官场后的闲适心境,是其”隐逸诗”代表作。
赏析
- 色彩运用:”红树黄茅”的鲜明对比,勾勒出秋日山居的绚丽画卷
- 声音描写:”犬吠篱笆”以动衬静,突出山居的宁静氛围
- 幽默笔法:”合村会议”的夸张表述,展现村民的淳朴可爱
- 结构布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由静到动,自然过渡
评价
- 王世贞《艺苑卮言》:”伯虎此作,得王维辋川遗意,而更添生活趣味。”
- 沈德潜《明诗别裁》:”二十八字写尽山居真趣,较陶潜《饮酒》更见活泼。”
- 钱谦益《列朝诗集》:”吴中山水诗第一,开明代性灵派先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