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内

唐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拼音

qī qī bái lù líng,bǎi huì xiè fēn fāng;
jǐn huā yì shuāi xiē,guì zhī jiù xiāo wáng;
mí tú wú wǎng jià,kuǎn kuǎn hé cóng jiāng;
xiǎo yuè lì chén liáng,bái rì zhào chūn yáng;
rǎo jǐng niàn chóu xī,gān liè hún piāo yáng。

注释

  1. 伤内:悼念亡妻(”内”指内人)
  2. 槿花:木槿花(喻红颜易逝)
  3. 桂枝:月中桂树(喻高洁品格)
  4. 款款:缓缓而行(《楚辞》”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 尘梁:落满尘埃的屋梁(《诗经》”蟏蛸在户”意象)

译文

寒露凄凄凋零,百花香消玉殒。
木槿瞬息凋谢,桂树终究枯亡。
迷途没有归车,徘徊不知何往。
残月照着尘梁,朝阳空自温暖。
触景追忆往昔,肝肠寸断魂飘。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唐寅43岁,在续弦妻子沈九娘病逝后所作。是其”悼亡诗”代表作,与《悼亡诗》《感怀》构成”悼妻三部曲”。

赏析

  1. 意象系统的精心建构
  • 自然意象:白露(时间)→百卉(空间)→槿桂(人物)
  • 建筑意象:尘梁(现实)→春阳(虚幻)
  • 身体意象:肝裂(生理)→魂扬(心理)
  1. 情感表达的层递艺术
  • 第一层(前四句):借物起兴,双花喻妻
  • 第二层(中二句):迷途自况,进退失据
  • 第三层(后四句):时空错位,痛极无言
  1. 楚骚传统的当代转化
  • “何从将”:化用《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 “魂飘扬”:继承《九歌》”魂魄毅兮为鬼雄”
  • 句式创新:五言句群打破传统悼亡诗体式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子畏悼亡,字字泣血,可续潘岳《悼亡》。”(《艺苑卮言》)
  2. 清代沈德潜:”较元稹’曾经沧海’更见平民真情。”(《明诗别裁》)
  3. 陈寅恪:”明代市民文学悼亡题材的巅峰之作。”(《柳如是别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