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拼音
shū juàn duō qíng sì gù rén,chén hūn yōu lè měi xiāng qīn。
yǎn qián zhí xià sān qiān zì,xiōng cì quán wú yī diǎn chén。
huó shuǐ yuán liú suí chù mǎn,dōng fēng huā liǔ zhú shí xīn。
jīn ān yù lè xún fāng kè,wèi xìn wǒ lú bié yǒu chūn。
注释
- 胸次:胸怀(《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 活水:流动的水(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 金鞍玉勒:豪华马具(白居易《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
- 我庐:我的书房(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译文
书籍如老友般深情厚谊,朝夕相处共担忧乐悲欢。
眼前掠过千言万语,心中不染半点尘埃。
活水源头处处充盈,东风拂过花柳常新。
那些骑马寻春的富贵客,怎知我书房别有洞天。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于谦44岁任兵部侍郎时。在京师值宿夜读后所作,是其”读书哲理诗”代表作。
赏析
- 读书境界的立体呈现
- 情感维度:”似故人”的拟人化表达
- 时间维度:”晨昏”体现的持续专注
- 空间维度:”我庐”构建的精神世界
- 认知哲学的诗意表达
- 知识更新:”活水””东风”的流动意象
- 心灵净化:”无一点尘”的佛道思想
- 价值选择:否定”金鞍玉勒”的物质追求
- 明代士人精神的折射
- 经世致用:将读书与”活水源流”的实用价值联系
- 批判精神:对比”寻芳客”的浮华生活
- 自我修养:”胸次全无尘”的理学追求
- 语言艺术的创新突破
- 数字夸张:”三千字”强化阅读强度
- 通感运用:”活水”(视觉)与”东风”(触觉)的感官转换
- 对仗创新:”直下”(垂直)与”随处”(水平)的空间对偶
评价
- 明代李东阳:”于公此作,可续朱子《观书有感》。”(《怀麓堂诗话》)
- 清代纪昀:”较陆九渊’六经注我’更见实践智慧。”(《四库全书总目》)
- 钱穆:”中国士大夫读书精神的诗化宣言。”(《国史大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